朴实(蒲力民)的作品我读过不少,如《幸福在路上》、《人在旅途》、《青春不迷茫》等,最感动我的还是《老兵不走》这本书。老兵是蒲力民的父亲蒲光老爷子。此书由日记、绘画、照片、书法、诗词、追忆六个版块组成,看上去很散、也很随意。岂不知这散和随意之中蕴藏着太多太多的思想、博爱、礼教、贤德、品行、忠诚、榜样、信任、精神……
读完《老兵不走》我就想写篇书评,可又觉得此书份量过重包容量太多太大,自己的体悟较浅,迟迟没能动笔。一年多来,此书一直放在案头(凡读过的书我都放在书柜里),尽管已读多遍,甚至对每页的内容及文中白芳君女士插什么图都历历在目。但只要坐在案前,还会不由自主的翻看。特别是力民老兄在代序《父亲是坐山》的开头写道:父亲是山,我们一生都在仰望。突然一天,山塌了,父亲倒下了……。此言看上去很普通,读起来也很平淡,似乎显现不出作者有多精湛的文笔与敏捷的思维。可就是这句看上去没有丝毫华丽彩色的语句,带给读者的反应却不平淡。父亲是什么!是希望、是顶梁柱、是主心骨、是躲避风雨的港湾、是全家人的天。父亲对子女而言,是依附、是后盾、是庇护伞、是成长的伴侣、是精神支柱、是前进路上的明灯。父亲倒了,家就垮了;父亲没了,子女的心就乱了……
蒲力民的父亲蒲光老爷子可说戎马一生,他和同时代的所有人一样,生活曲折而坎坷,但他的一生是幸运多彩的、也是美丽传奇的。老爷子十四岁离开关中老家北上延安投身革命,一个乳气未脱的孩子独身闯天下,其中有过多少艰辛与苦难未经历的人是无法想象的。老爷子是幸运的,他不仅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周恩来总理签发过任命状,而且还多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独立功勋章和纪念勋章等等,这么多的荣耀与光环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风光和了不起。可他这位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过特殊贡献的共和国开国元勋,一生把名与利看得很淡,却把人品与做人看得很重。如他早年的诗《赠伪君子》:倒栽杨柳顺风摇/歪着脖子扭着腰/莫道先生图好看/岂知真理是一条。短短的四句话,把老爷子的思想,以及对人品的要求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在老爷子辞世后,友人姚志贤曾写《清白人生》来缅怀。除此外,从老爷子的书法作品中也能品味出他的性格与为人。他的作品飘洒中有着钢直,随意中仍不少中规中矩。我虽没见过这位受人尊敬的老爷子,但从他的诗作与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老人家一生是一个照章办事、严于律己的人。
《老兵不走》一书中,蒲力民主要记录了其父人生最后一百多天在病床上的生活。尽管已经病入膏肓,但老爷子仍然坦然面对,笑看人生。特别是《共产党不信老黄历》、《我活过了毛主席,知足了》、《换位思考》、《多病的皇帝不如快乐的乞丐》等文中,无不蕴藏着做人的哲理与对社会、家庭、子女的责任和榜样。
老兵倒下了,倒是必然的,人人最终都要倒下,不同的是,有的人倒下了就真的倒下了,从此这个世界与他彻底无关了;有的人倒下了,倒下的只是身体,可他的形象、容貌,一举一动依然高高的竖立在人们的心里,甚至面前。正如老兵一样,走掉的只是虚渺,走不掉的是思想、是精神、是品德、是做人。
力民兄出版这本《老兵不走》的初衷有可能一是对父亲的缅怀,二是对其父的人生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吧。可当我读完此书后,有着不同的诠释,在以经济压倒一切的大发展时代里,人心浮躁、思想纷乱,这本弘扬正气、充满正能量的《老兵不走》不正好成了浮躁之人人生路上的做人指南。
------------------2015年08月02日《铜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