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列举的识别入声字的各种方法,确实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有助于平时积累知识,而不适于临场解决问题。有时需要立刻分析一首诗作的实际平仄,而平时积累起来的许多入声字知识却可能派不上用场。有些高教自考的学员,便曾有过这种经历,在考场上一下子弄不清某一首诗中的入声字是哪几个。入声字成百上千,无论怎样想办法去记也很难穷尽,知识准备应付不了当前的难题,那是不足为怪的。因此,为了彻底解决识别入声字的问题,有必要找寻一个利于实战的识别入声字的方法,以便与那些利于增知的方法互相补充。
在前面的一篇文章里,我们曾告诉大家一个熟记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的简单方法。简单到这样,只要记住一个平仄句式,运用一个句间原则和句脚原则,便可以由已知的一句,推出未知的多句。多至四句,即为绝句;多至八句即为律诗;超出八句而数量成双即为排律。几句话便说清楚的这个方法曾经让不少应考者免受记忆之苦,使他们如同吃了增强记忆力的灵丹妙药,一夜之间,熟习了枯燥无味的所有平仄格式,顺利通过了格律诗平仄格式的考核。有必要进一步指出,熟记了格律诗的全部平仄格式,不但可以用来应付考试,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分辨任何一首格律诗作品里的入声字,尽管这些字的入声性质我们原先尚未认识。有了这个方法,我们便好像长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乔装打扮的入声字。我们把这种识别入声字的方法称作“翻查唐音字典”的方法,简称“查字法”。这个方法的依据有两点:
一,原型平仄格式上双数字、句末字所规定的平仄,是所有现成的格律诗都必定与之保持一致的,就是说,现成诗作上的双数字、句末字在唐宋时其平仄必定与格式上所标示的一样。
二,用今音去分析现成诗作上的双数字、句末字,如发现某些字与古音不同,这些字几乎都是古代属仄声现代属平声的字。在“古仄今平”的字里,“古入今平”者又必定占了绝大多数,而属于“古上今平”或“古去今平”者则百无一二。
为此,翻查现成诗作上双数字、句末字的唐宋注音,对比今天的读音,便可以准确无误地把古今有别的字筛选出来,特别是把混入普通话平声里的古入声字揭露出来。
下面以唐人杜荀鹤的五绝《钓叟》为例,略作说明。
,
茅屋深湾里, 仄仄平平仄
钓船横竹门。 平平仄仄平
经营衣食外, 平平平仄仄
犹得弄儿孙。 仄仄仄平平
我们这里是揭示诗作所依据的原型格式(即未经变通或拗救的格式),而不是指出它当下所呈现的实际格式。按照实际格式,第一句应为“平仄平平仄”,但按照原型格式,第一句就是“仄仄平平仄”。
此诗的双数字和句末字已用粗黑体标出,相应的平仄定位也用粗灞砻鳌U庑┳衷谥泄攀钡钠截剖粜裕袷嚼锏南嘤Χㄎ槐愀嗣魅返幕卮稹7治稣12个字的普通话读音,可见其中8个古今平仄相同,只有“屋、竹、食、得”四字,今天普通话属平声,而它们所处位置显示中古时必定是仄声。这就明白告诉我们:此四字属于“古仄今平”的字,而由于在“古仄今平”中,“古入今平”占居绝大部分,可以基本上断定它们就是古入声字,实际也正是如此。
再以唐人钱珝的七绝《未展芭蕉》为例,说说“查字法”是怎么一回事。
冷烛无烟绿蜡干,仄仄平平仄仄平
芳心犹卷怯春寒。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缄书札藏何事,平平仄仄平平仄
会被东风暗拆看。仄仄平平仄仄平
左边的用粗黑体标出的双数字和句末字,其唐代平仄必定就是右边的用粗灞砻鞯哪侵智榭觥K圆榭凑庑┧趾途淠┳秩缤榭刺埔糇值洹V灰颐鞘煜ず河锲匆簦吕掀截埔槐冉希男┳止沤衿截撇煌⒖炭杉窒。很明显,这里的“烛”、“札”、“拆”三字可以基本上断定就是古入声字,实际也正是如此。
运用“查字法”去识别入声字,常会产生成就感,因为它真同照妖镜一般,让披上伪装的入声字马上现出原形,而一个一个的入声字也挺像走进了天罗地网,逮起来有似瓮中捉鳖,一个也跑不掉。
以下再提供两个机会,供大家尝试运用一下“查字法”。重复提醒一下:左边的用粗黑体标出的是双数字和句末字,右边的用粗灞硎镜氖钦庑┧趾途淠┳值奶埔舯曜ⅲ挝袷谴诱庑┳值墓沤衿截撇钜熘邪讶肷质侗鸪隼础
好雨知时节, 仄仄平平仄
当春乃发生。 平平仄仄平
随风潜入户, 平平平仄仄
润物细无声。 仄仄仄平平
野径云俱黑, 仄仄平平仄
江船火独明。 平平仄仄平
晓看红湿处, 平平平仄仄
花重锦官城。 仄仄仄平平
〔唐〕杜甫〕《春夜喜雨》
江楼今日送归燕,平平仄仄平平仄
正是去年题叶时。仄仄平平仄仄平
江畔秋光蟾阁镜,仄仄平平平仄仄
槛前山翠茂陵眉。平平仄仄仄平平
樽香轻泛数枝菊,平平仄仄平平仄
檐影斜侵半局棋。仄仄平平仄仄平
休指宦途论巧拙,仄仄平平平仄仄
只将愚直祷神祗。平平仄仄仄平平
〔唐〕杜牧《题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