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风明月无人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万朵联花耀行色——为《昆图杯全国春联大赛作品展》序[江苏/黄劲松]

$
0
0
    十年,是一段比较漫长的岁月。 
  由中共昆山市委宣传部、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昆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昆山市图书馆和昆山市楹联灯谜学会承办的“昆图杯”全国春联大赛,到今年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正好满十届。十年来,昆山的文化事业不断绽现新意,可谓高潮迭起、佳绩可许。春联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昆山得到了弘扬和发展,为现时代的文化创举提供了可以赞叹的模本。 
  据史载,五代后蜀主孟昶自题春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自孟昶以后,对联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那么,“昆图杯”全国春联大赛的意义是什么呢?首先它是一座城市文化繁荣的需要。在我们这座城市,文化理念、文化规划、文化设施、文化类别、文化载体、文化活动和文化受众在同类城市中都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我们的文化项目有了春联的参与,才更显体类丰富,情泛理蕴。其次它是体现人民群众的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在民间,对联这一门艺术有着丰厚的群众基础,尤其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作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已经成了特定的民间文化习俗,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再次它是提升城市文化素质的一个必然载体。运用对联这一灵巧的形式,普及传统文化的精神要素,继承传统文化的文脉精华,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特质,是一个既便捷又实用的方法。 
  第一至第九届大赛,共收到海内外8200位联家的35000副作品,可谓盛况空前,是当代楹联界的一件大事。回顾前九届的获奖作品,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视野开阔的家国情怀。如第四届二等奖作品:风软柳摇金,巧借莺梭,织就湖山双面绣;雪香梅弄影,轻挥燕剪,裁成天地一家春(山东苏振学)。第五届二等奖作品:一元复始,两岸欢欣,三通互利,四化昌隆,九州鼎盛十分美;五岳同春,六合烂漫,七彩斑斓,八方锦绣,千里荣华万象新(湖南邹若鹏)。 
二是争优创先的昆山意识。如第一届一等奖作品:别开蹊径,引八方资金,铺就昆山小康路;更上层楼,纳四海贤士,绘就娄邑新画图(昆山朱伟竞)。第二届一等奖作品:昆山驰誉,娄水扬帆,一马当先圆美梦;图画传神,琼花壮景,千联溢彩贺新春(江西李子民)。第九届二等奖作品:兴昆山百业,举娄水千帆,捷报频传追梦者;吹妙笛一支,绽琼花万杂,新年再做领头羊(江西凌非)。 
三是风雅和美的昆山风光。如第三届一等奖作品:良渚丰神,文曲灵光,学术三龙惊世出;昆山春景,苏天夜月,旅游八骏破空来(广东高文富)。第四届一等奖作品:从良渚走来,伴昆曲悠扬,天地翻新千载景;向鹿城望去,正春风骀荡,湖山摇活一船诗(浙江楼立剑)。第五届一等奖作品:染昆山青翠,醮吴水轻灵,谁把江南春色绘成中国画;继虎岁雄风,挥兔年妙笔,我将盛世鹿城写进散文诗(安徽钱继和)。 
四是风和情谐的昆山人文。如第六届二等奖作品:昆曲醉人间,惜春且唱《声声慢》;鹿城如画里,纳福同求《步步高》(安徽张永光)。第七届二等奖作品:昆曲为百戏先师,琼花乃一枝独秀,并领群芳,卓尔范成大者;马鞍咏春风得意,玉石题秋水横波,饱餐绝色,欣然归有光焉(江西曾小云)。 
五是畅美馨丽的新年梦想。如第四届二等奖作品:虎岁欣归,万象争荣,春风一笛昆山绿;莺歌高唱,群龙起舞,画境千屏大业红(河北张君)。第五届二等奖作品:虎步生风,已至和谐新境界;兔毫醮日,再题发展大文章(安徽章全丽)。 
  有人说,十年辛苦不寻常。“昆图杯”十年征联,要说辛苦也谈不上,有的只是对楹联事业默默守护的情怀。十年来,不断地坚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用心去浇灌,才收获了昆山楹联事业的累累果实。昆山市图书馆在十年征联中担当了主要角色,起到了推进我市楹联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他们的情怀,他们的贡献有目共睹。第九届的一副二等奖作品很好地阐释了昆图人的情怀:昆曲伴征程,韵满玉峰,一路春风追梦想;图书酬学子,名登金榜,万行诗句颂文明(湖北何善兵)。 
在前九届的春联作品评审中,我市的陆家衡、俞建良、顾工等先生担任初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保证了历届比赛的顺利进行。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楹联分会的林锡旦、柯继承、诸家瑜、潘振亮、臧寿源等先生担任了终评工作,他们用自己美好的情怀和丰富的学识为“昆图杯”春联征稿评审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支撑,使历届获奖作品始终处于当代楹联界的高峰水平,为推进昆山楹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此项赛事始终得到了中国楹联学会和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的支持和关心,正是他们的肯定和鞭策,才给此项活动赋予了信心和力量。 
  万朵联花耀行色,千载壮语挥世情。十年时光流水般过去了,在它跳荡的浪花里,我们看到了楹联之花在灿灿开放。新的十年又在新的路口向我们招手,新的征程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和新的追求。我相信,在楹联界的共同努力下,昆山的楹联事业一定会追随着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在文化发展这面旗帜上写下更为豪迈、更为坚实的一笔。 
  我们的梦想还将继续。 
  是为序。 
(注:本文有删节)
------------中国楹联报2016年12月02日 > 总第1273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