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
布道却如簧,为一己尊荣之,难循正道;
装神偏赛鬼,拯万民水火者,始谓真神。
疏雨楼88+林南74+风中飞絮83+汨罗江79+空空道人83=407
疏雨楼评语:对洪秀全持批评态度,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上联指出他发起农民起义最终的目的原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下联批评他未能拯救人民苦难,虽然极力神化自己,也算不上是什么真神。全联中心明确,有理有据,可以说是刻画了人物的一个侧面,虽未完备,亦可备一说。
林南评语:一般命题而言,立论无所谓正或偏,能自圆其说,即算成功,不过在题写具体的历史人物时,史或有定论,很难破立。本联即是如此,全从负面着笔,虽能言之成理,亦难免失之偏颇。下联后两分句,斯为至理。
风中飞絮评语:中间分句最后一虚词“之、者”可以去掉,用这个“之”明显用错了。
汨罗江评语:布道非正道,真神不装神。对人物总的看法及其推论清楚,表述的技巧性稍弱。
空空道人评语:下联一二分句间却过渡。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盘崩如海啸兮山呼兮,真切切魂胆俱消,垂泪看那沪牖深门,皆为绝路;
祸起自萧墙也外患也?乱糟糟端倪莫辨,扪心问到红多翠少,可识归途?
疏雨楼93+林南81+风中飞絮90+汨罗江85+空空道人92=441
疏雨楼评语:全联一气贯穿,不散不乱,大抵归功于立意的明朗和思维的条理。下联两问皆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结语虽不出新,然借代的手法别具一格。唯有文字方面稍微松散,部分句子俚而近曲,语感不是太好。
林南评语:有重字的运用,有叠字的运用,使句式更为舒缓,于节奏感上有所推动。四个分句间承接分明,如一气呵成。两起直抒胸臆,一言所见,一言所想,两结亦可勉力维持,第三分句去掉一字,语感会更强,下结归途,与上结绝路略近。
风中飞絮评语:如此铺排,却丝毫不乱,也是难得,一问之间,也令人猛醒。
汨罗江评语:上联写场面,形象真切。下联写疑问,首鼠两端。盖前后两部分各不相属。这种通俗风格的写法很不错,节律和用词相互协调。不过,那字和到字,作用意义皆不大,反影响节奏,可以商榷。
空空道人评语:形象!
总分:406+407+441=1254
才不二
京师大学堂门联
门何在阔,以太学为基,致用为梁,自引文魁悬照壁;
府不言深,有鸿儒立范,维新立业,堪承运祚屹中堂。
疏雨楼88+林南68+风中飞絮76+汨罗江80+空空道人79=391
疏雨楼评语:通篇以悬门首为目的,“门”“府”“基”“梁”“照壁”“中堂”皆紧密围绕学堂,实处下笔,上联指出学堂承古代太学一脉而来,继而言及为学宗旨,结语自夸,也还算得体。下联涉及师资、办学背景,结语未能打开,与上结近了些。两起句似过实,有硬贴题目之嫌,整联亦过拘谨,未能放开。
林南评语:因门言门,因堂言堂,故虽能及义,亦为所题拘束。整体结构上平缓有余,动感不足,如冷眼观寻常所见,且淡而言之,不动波澜。
风中飞絮评语:整体还不够圆融,上联比下联气脉更好些。
汨罗江评语:中间两句落在实处。两起句略多余,亦不甚合此间身份。两结句似乎与学堂创新式教育的宗旨相悖。此处中堂不知何指。维新二字,当时乃犯大忌。
空空道人评语:照壁、中堂二语,在此殊难解。
洪秀全
以匹夫立国而均田亩,地动山摇,虽十载功亏,豪杰岂由成败定;
假神教愚民而主洪流,内忧外患,叹九原骨朽,是非唯有鬼魂知。
疏雨楼93+林南81+风中飞絮91+汨罗江86+空空道人85=436
疏雨楼评语:洪秀全本是一个集是非功过于一身的争议人物,此联上联肯定他建立农民起义政权和平均田亩的一面,引“不以成败论英雄”之论点为据,言亦凿凿。下联批评他神化自身,愚弄人民,最终十四年的起义给国家民族带来不可一笔抹杀的近于灾难的结果。全联角度客观,立论公允。唯“主洪流”之“主”可商榷,“外患”一语亦与人物关联较弱,稍有落空。
林南评语:上下联如同泾渭分明,上联言其功,下联论其罪,因此在结构上也显得单调,于成联整体的融合度上有所缺失。
风中飞絮评语:以洪平生事迹写起,上结略熟,下联整体更胜于上联,下联对人物的评论,是或非略有游离,奈何还是有些拘于生平事迹,未见明显定论。
汨罗江评语:上联出色,首句尤甚,洗练舒畅精准,结句收纳稳妥,评价与感慨十分自然。下联走下坡路,后三句或突兀,或空泛,较之上联,已然换了灵魂。
空空道人评语:分析透彻。然“鬼魂知”语则不甚喜。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跌涨无常,高处不胜寒,一失足成千股恨;
中庸有道,迷途其未远,再回头是满盘金。
注:上联“胜”,古平。句出苏轼。下联“迷途”句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疏雨楼92+林南70+风中飞絮88+汨罗江82+空空道人88=420
疏雨楼评语:全联大抵集合前人成句而成联,上联写股市之情状,“高处不胜寒”微露讽意,“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化用亦别出心裁。下联似含劝喻投机股民之意,作者极善长驱遣他人句子为我所用,且用来能具自家面目,尺度合宜,尤以上联出色,下结略不称主旨。
林南评语:似言股灾,亦可作其他解,笔力不够集中,所思所感亦有随意为之的感觉。
风中飞絮评语:读完不由长叹一声,这个起与收的转折真的是很巧妙,“中庸”处对仗宽了,还可
以再商榷。
汨罗江评语:股市经验谈。集句用得恰如其分,古句翻新也出类拔萃。出色在于于事贴切。遗憾处是未写出7月股灾的特点。中庸有道所提示的东西稍觉模糊。
空空道人评语:删繁就简,颇富人情。
总分:391+436+420=1247
忘忧鱼
京师大学堂门联
构广厦必有栋梁,到此圣域菑畲,播洒楩楠新种子。
愿诸生学通今古,是以文章体用,振兴锦绣大中华。
疏雨楼94+林南78+风中飞絮82+汨罗江80+空空道人80=414
疏雨楼评语:上联指出学堂宗旨是培养人才,“栋梁”和“楩楠”,“播洒”和“菑畲”,处处连贯呼应,下联揭示为学之根本目的,“学”与“体用”、“振兴”一气而下,又以“圣域”暗点京师,联语气息畅达,线索明晰,文字干净,辞藻古雅。唯下结“锦绣大中华”一语,一是过新,与前面古雅风格相龃龉,二是前文比喻较独到,此处却草草引用一句滥熟成语,似过于率意,有欠琢磨功夫。
林南评语:两起均中正而见思维之力,可谓义正词严。惜不能一以贯之,至于下结,意虽可想而语近直白,于整体风格有拖拉之弊。
风中飞絮评语:上结喻意好,上起很棒,下起亦有殷殷嘱托,最后这句话意是在这里,却写得有些直白了。‘菑畲’如果是用耕耘之意,则不如直接用“耕耘”两字。
汨罗江评语:用意和结构挺好,亦切合题目。两结句用词在格调上不谐。菑畲,生僻。
空空道人评语:上联雅正而高古,下联则有顺口呼喊之弊。
洪秀全
曰救世金田斩木,治无章天国沉沙,垂统十四年间,不堪圣主填私欲;
摧腐朽粉墨登台,得崇隆骄奢忘本,皇权五千载下,谁领苍生享太平?
疏雨楼89+林南72+风中飞絮94+汨罗江80+空空道人78=413
疏雨楼评语:上下联角度基本相同,皆是选取洪秀全起事时的轰轰烈烈和建都后的贪婪腐朽两个典型阶段作对照,下结发出对封建皇权的质问。联语概括能力强,视角也比较阔大,文字方面稍有问题,如“治无章”与“曰救世”的对仗,“粉墨登台”的比喻,都可以再加斟酌。
林南评语:前两分句虽大致上形成自对结构,但概括力不足,因此于主题上无法深入。上结之圣主如作为讥刺解,与私欲一语,与整体而言,尚不矛盾。下结两句虽略带激愤,也不失为全联联眼。
风中飞絮评语:若说前两句自对是论事,上下联后两句皆有思想,上结做批判,给人物定论,下结一问,竟让人一时感觉心头真如压上千斤重负,试问五千载皇权,真正的太平盛世在哪里?发人深思。
汨罗江评语:成败因缘,个人见解,一一说明。只是表述的技巧性不足,各有立意而互不统属。
空空道人评语:“皇权’句虽有以理概括之意,毕竟笼统了些。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七月火朝股海焚,绮梦成灰,绿线飙升红线减;
千年蛇是谁家养?毒牙啮我,神州亦作永州看。
疏雨楼96.5+林南66+风中飞絮94+汨罗江82+空空道人73=411.5
疏雨楼评语:处处不离题目,而又处处不局限于题目,作者思维十分卓越,由七月流火联想到股海流火,又从毒蛇啮人的比喻,自然而然转到让柳宗元写出《捕蛇者说》的永州。两结句的规则重字对强化表达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另捕蛇者说的隐喻,将当下世人不肯通过切实的努力获得报偿,而热衷于投机取巧的心理,剖析得鞭辟入里,而表面上又未说破,是以愈觉隽永。
林南评语:句法上较为熟练,起句即有不俗之感。至于立意,很难苟同。倘若真如此看股市,不入股市就是。
风中飞絮评语:下联真有奇思,有出人意料之感,以永州蛇来写,角度新颖独特,令人叫绝!
汨罗江评语:字字泪血,如泣如诉,完全股民口吻。永州蛇典故用得恰当,可照应全局,底蕴十足。七月火的借喻也好。减字稍觉随意,不够味。
空空道人评语:用蛇比喻本不赖,比到永州(虽然蛇多)去,却不妥了。
总分:414+413+411.5=1238.5
迷涨停
京师大学堂门联
海匯龍蛇,源承洙泗;
道扶社稷,學貫中西。
疏雨楼94+林南82+风中飞絮79+汨罗江95+空空道人85=435
疏雨楼评语:以简捷扼要笔法而网罗丰富,从汇聚人才到承续道统、办学理念、宗旨,皆有涉及,八言句典重工稳,所微憾者,语与义皆未出窠臼。
林南评语:下笔见纵横指点之态,唯其得概括之力,故能支撑结构,不觉空虚。
风中飞絮评语:典雅大方,简洁,惟觉还不够深入。
汨罗江评语:潜台词丰富,富有张力。学堂学生,道德所宗,学问所用,学问所及,一一道出,表述凝重而喻意生动。对仗工整,用词讲究,切合场合。镇得住 京师大学堂 这种大场面。
空空道人评语:下联两句联意宜倒置。
洪秀全
叹枭雄难入毂中,当黄洪落第时分,朱笔几番关社稷;
据半壁而窥天下,并梁宋为山九仞,金陵一梦又沧桑。
疏雨楼88+林南68+风中飞絮82+汨罗江92+空空道人70=400
疏雨楼评语:上联叹惜封建统治者不能很好地网罗天下人才,以致于像黄巢和洪秀全(此处为评者据“黄洪”推测)这样的人都不能得到重用,最终走上反叛道路,视角比较独特,有些新意,但似乎有很多笔墨偏离了主题。下联起句十分精彩,后面一句,评者猜测再三,或是将洪秀全与宋江并论,“为山九仞”一语含义亦深远。结语虚处下笔,宕出远味,自能传神。“金陵”与“朱笔”的对仗很抢眼。
林南评语:表意不够明晰,例如,黄洪该是合指黄巢洪秀全了,只见并称,未见分摘出所题人物,此外还有朱笔,梁宋,都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两结也显得仓促敷衍。
风中飞絮评语:上联前后气脉不畅,意未一气贯之,“九仞”处的对仗未工,下联中间分句,表达的意思也非常含糊。
汨罗江评语:抓一点着力刻画而不及其余,突出而鲜明。比喻借代灵活,评价得体,整体顾盼有神,结句尤有滋味。对仗略有随性。个别词语虽指向明确,然与史实似乎无关。
空空道人评语:似未抓住要领。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飞瀑泻银倾复倾,想地价加仓?到天台站队;
解围救市哭还哭,欲护盘出力,却为国捐躯。
疏雨楼88+林南74+风中飞絮80+汨罗江78+空空道人75=395
疏雨楼评语:出语比较大胆,锋芒过露,却未能恰中要害。文字过于口语化。
林南评语:全联如同戏说股灾,两结尤其可见,难掩调侃之色。上下联虽均切题,然收束乏力,难以提升整体格调。
风中飞絮评语:这个写到了“为国、护盘”两词,需知当时人们说这几个字时,心里有多么无力。
汨罗江评语:下联说得明白,道出了股市的一道风景。上联起句有势,而后续不甚了了。
空空道人评语:夸张搞笑手段不错。
总分:435+400+395=1230
风狂
京师大学堂门联
道学在继往开来,溯寻渊薮,流长源远犹洙泗
栋梁期济民经世,如此江山,外患内忧累序庠
疏雨楼90+林南79+风中飞絮81+汨罗江83+空空道人80=413
疏雨楼评语:上联抬出宗旨,指出学堂是上承儒家道统而来,然全句只见“继往开来”中“往”字,如何“继”如何“开来”均未叙及。下联说时势,国运不昌,以致学堂不能很好地完成为国家培育人才的任务,格调稍显低沉,虽是事实,然既为门联,难当宣扬激励之用,恐亦未周。
林南评语:两起均立意端正,堂皇可道;文字偏重古意,殊少新风。下联后两分句对仗和文字处理随意,致结构上不够自然伸展,个别用字处尚欠斟酌。
风中飞絮评语:整体上联好于下联,两起俱佳,下结总觉得还差了一层,没说到痛处,或者还可以更深入些。
汨罗江评语:结构清晰,旨意明朗,论事和用语尤为恰当。作为大学堂门联,联末结句总宜振起,此处略显颓唐。第二句格律用法比较少见。
空空道人评语:上振而下沉,下联结句放得不是位置。
洪秀全
论思想原在人先,定京都雄踞江东,问上下五千年,落第秀才谁万古
庶黎悲庙堂之腐,江山痛天国之乱,数兴亡多少事,毕生功业只三篇
注:洪秀全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三篇理论文章。
疏雨楼90+林南70+风中飞絮85+汨罗江82+空空道人83=410
疏雨楼评语:节奏和布局较好,文字内容稍逊。最突出的是两组自对句,上联两句看文字基本能对上,只是内容既难并列,又难对照;下联“江山”痛“天国之乱”也很难读通。上联“落第秀才”一词也过于口语化。
林南评语:结构处理上略嫌纠结,上下联的前两分句,作者本意是形成自对,结果从形式到内容,都极不均衡,难言成功;上联前两分句,各言其事,下联前两分句虽略有对比,
但犹显不足。下结两句虽稍显偏颇,从特定角度而言尚可接受,上结两句,可为全联亮点。
风中飞絮评语:第三分句熟了,可以考虑去掉或者简减部分,前三句都有领字,亦见拖拉。对人物的评价也单薄了些。
汨罗江评语:上下联分述褒贬,布局完整合理,叙论简明无误,切合人物史实。上联首两句对仗及表达不到位,议论稍觉简单。
空空道人评语:“数兴亡”句无缘无故。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近秋万物渐萧条,岂仅市场经济,这一番局势谁来援手
入瓮诸公徒感慨,但分席次庄闲,留半点清明方得抽身
疏雨楼89+林南72+风中飞絮83+汨罗江80+空空道人79=403
疏雨楼评语:上联议论笔法行联,切入点别具一格,暗含深意,较为精彩,下联叙述为主,角度比较局限,文字亦疲软,有些托不起的感觉。两个结句应当缩减调整到七言以内,以救拖沓之病。
林南评语:下笔较为虚浮,颇有另生枝节之概。如上起所言,七月流火,离秋尚远,更难言万物萧条,以此联系股市,更嫌偏远;又如下结,身在局中,几个可以抽身,恐非半点清明能致,说来容易做来难呐。
风中飞絮评语:起句有章法,“秋”字是来形容当时情形,但这样用容易有歧意,下联中间分句“席次庄闲”没读懂,百度也无答案,不甚了了中。
汨罗江评语:悠闲入题,细腻点染,缓缓铺开,远远打住。若无题目,不知所谓何来。很喜欢首句的格调,于钱眼里插了一支绿柳,姿态万千。上联结句,有题目作支持,可以理解。由此,若下联后半部分能画龙点睛,点一个明明白白,则不失为精彩。结构不太稳。
空空道人评语:半点清明应不够吧。
总分:413+410+403=1226
春风一笑
京师大学堂门联
体用相资,读书宜合中西学;
兴亡所系,与尔同怀忧乐心。
体用相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当时京师大学堂办学宗旨。
疏雨楼92+林南76+风中飞絮77+汨罗江80+空空道人85=410
疏雨楼评语:语不甚新,然“体用”与“中西学”、“兴亡”与“忧乐心”,能处处相互绾合,环环相扣,且“体用”一说为校训,亦出自洋务派之宣传,“兴亡所系”正为顾炎武“匹夫有责”之意,“忧乐”语本自范文正,全联所述皆有出处,又庄重稳妥,甚合学堂之用。
林南评语:文字的驾驭较为老练,忧乐心一语,亦见思力,但挖掘不足,如果所题为岳阳某大学,或更为切题。
风中飞絮评语:上联可,下联后分句,可能是因为李白那句诗太有名的关系,让人一下就想到“与尔同销万古愁”去,“与尔”两字若能用心换一下,也未尝不可。
汨罗江评语:中规中矩的手法,用词单薄。于京师大学堂而言,内涵不足,气度不大。
空空道人评语:阐明办学宗旨,简洁明朗,略显意浅,余味不足。
洪秀全
看一介书生,济民于困苦艰难,天国雄风蓬勃起;
踵六朝春梦,遗恨自骄奢淫逸,金陵王气黯然消。
疏雨楼88+林南65+风中飞絮84+汨罗江82+空空道人75=394
疏雨楼评语:采取了高度概括的方式来叙述人物生平,两个结句用得都很漂亮,只是由于缺少了前面的切实铺垫,多少显得单薄。
林南评语:上联先抑后扬,其间虽具落差,对比尚显得不够直接强烈;下联以金陵为生发点,作比于六朝春梦,虽有相似点,但是力度尚显不足。整体上平实,波澜不惊。
风中飞絮评语:“雄风”一词还是口语化了,下起两句很得章法,结直接用诗,也未尝不可,但是熟了。
汨罗江评语:层次清楚,褒贬分明。下联评说之事游移于洪秀全与太平天国朝廷之间,不够精准。
空空道人评语:上扬下抑,手法虽好,似显得粗暴。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市忽熊来,大盘势落二千点;
股皆腰斩,小散魂惊七月天。
小散:指普通股民,即散户。
疏雨楼88+林南76+风中飞絮79+汨罗江78+空空道人70=391
疏雨楼评语:文字概括力较强,但停留于表象,思想内容过于局限单薄。
林南评语:对仗严谨之余,也不乏新意。囿于篇幅或角度,很难深入,流于表面化了。
风中飞絮评语:俱写股灾时惨状,内容流于表面。
汨罗江评语:抓住真实而典型的东西,简明扼要地表达,结构也明朗。过于直白了一些。用词若考究一些,使之趣味性和文学性增强,则相当不错。
空空道人评语:直白了些。
总分:410+394+391=1195
布衣相士
京师大学堂门联:
报国之心唯耿耿,形势苍黄,劳谁砥柱干城力;
读书其意在元元,功名抛却,发我疾呼慷慨声。
疏雨楼94+林南66+风中飞絮80+汨罗江81+空空道人78=399
疏雨楼评语:觇其联意,概以“报国”和“读书”两条主线贯穿,首先以风雨欲来之势,大力领起,然后四字句顿挫,结句重拳击出,稳中鹄的,复能余力绵绵,震撼读者。全联字词不新、意不新、句式不新,然叠加组合,却能以古雅醇厚的造语,挟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不可抵挡之力量,直入人心。然此毕竟学堂用联,发挥过多亦是一明显不足处。
林南评语:下联可谓全联亮点所在,文字、立意均意态平和,颇合古意,但也仅见于此。整体上风格驳杂,全联难为一以视之。下联后两分句,尤嫌直白。
风中飞絮评语:“读书本意在元元”,这句能想到也真是难为作者了。“苍黄”处对略宽了,最后分句的对仗则明显没有下到功夫,还没有用心雕琢。
汨罗江评语:气势烈,境界高,其间能感受到对当时国家现实和前途的不满。惟其如此,此联宜赠与后来的北京大学。读书其意在元元,读书人真有这一觉悟是很晚的事情。中间一句承接不够连贯。
空空道人评语:下联后两分句,显得脱节。
洪秀全:
未能救国焉安枕?
不想投身是覆巢。
疏雨楼88+林南60+风中飞絮78+汨罗江78+空空道人82=386
疏雨楼评语:着墨不多,上联一问之中褒贬自见,下联上半评者推测是想表达指责洪秀全不能廓清私欲的意思,但似乎未能达意。“安枕”“覆巢”对仗甚是工整。整联重在批判,简短有力。
林南评语:以小见大,何其难也,其难比长篇大幅尤甚。
风中飞絮评语:最后洪在南京享乐的时候,也不知道心里还是否有救国这两个字了。
汨罗江评语:很高的评价,略现同情。上联高高举起,下联幽幽落下,不相匹配。
空空道人评语:洪秀全果然无政治远见。下联有些暧昧。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所为利来,俱是汲汲营营,熙熙攘攘;
却因何去?无非市场泡沫,经济萧条。
疏雨楼92+林南68+风中飞絮81+汨罗江80+空空道人70=391
疏雨楼评语:上联形容近年来股市的火热,暗含感慨,较有文采,下联不人云亦云,很有自己的想法,亦可备一说。
林南评语:股市到底皆如何定义,又如何去认知,应该说现代社会还是有定论的,所以就联而论,立意失之偏颇,表达上也较为浅显。
风中飞絮评语:第一分句起得好,这种彼对,很大胆。
汨罗江评语:微观上股民的逐利,宏观上国家经济基本面的下滑,此为股灾的来去,言语中的调侃意味挺好。一家之言,简单明了,虽然并没有点出七月股灾的独特处。
空空道人评语:下联弱。
总分:399+386+391=1176
布道却如簧,为一己尊荣之,难循正道;
装神偏赛鬼,拯万民水火者,始谓真神。
疏雨楼88+林南74+风中飞絮83+汨罗江79+空空道人83=407
疏雨楼评语:对洪秀全持批评态度,从正反两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上联指出他发起农民起义最终的目的原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下联批评他未能拯救人民苦难,虽然极力神化自己,也算不上是什么真神。全联中心明确,有理有据,可以说是刻画了人物的一个侧面,虽未完备,亦可备一说。
林南评语:一般命题而言,立论无所谓正或偏,能自圆其说,即算成功,不过在题写具体的历史人物时,史或有定论,很难破立。本联即是如此,全从负面着笔,虽能言之成理,亦难免失之偏颇。下联后两分句,斯为至理。
风中飞絮评语:中间分句最后一虚词“之、者”可以去掉,用这个“之”明显用错了。
汨罗江评语:布道非正道,真神不装神。对人物总的看法及其推论清楚,表述的技巧性稍弱。
空空道人评语:下联一二分句间却过渡。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盘崩如海啸兮山呼兮,真切切魂胆俱消,垂泪看那沪牖深门,皆为绝路;
祸起自萧墙也外患也?乱糟糟端倪莫辨,扪心问到红多翠少,可识归途?
疏雨楼93+林南81+风中飞絮90+汨罗江85+空空道人92=441
疏雨楼评语:全联一气贯穿,不散不乱,大抵归功于立意的明朗和思维的条理。下联两问皆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结语虽不出新,然借代的手法别具一格。唯有文字方面稍微松散,部分句子俚而近曲,语感不是太好。
林南评语:有重字的运用,有叠字的运用,使句式更为舒缓,于节奏感上有所推动。四个分句间承接分明,如一气呵成。两起直抒胸臆,一言所见,一言所想,两结亦可勉力维持,第三分句去掉一字,语感会更强,下结归途,与上结绝路略近。
风中飞絮评语:如此铺排,却丝毫不乱,也是难得,一问之间,也令人猛醒。
汨罗江评语:上联写场面,形象真切。下联写疑问,首鼠两端。盖前后两部分各不相属。这种通俗风格的写法很不错,节律和用词相互协调。不过,那字和到字,作用意义皆不大,反影响节奏,可以商榷。
空空道人评语:形象!
总分:406+407+441=1254
才不二
京师大学堂门联
门何在阔,以太学为基,致用为梁,自引文魁悬照壁;
府不言深,有鸿儒立范,维新立业,堪承运祚屹中堂。
疏雨楼88+林南68+风中飞絮76+汨罗江80+空空道人79=391
疏雨楼评语:通篇以悬门首为目的,“门”“府”“基”“梁”“照壁”“中堂”皆紧密围绕学堂,实处下笔,上联指出学堂承古代太学一脉而来,继而言及为学宗旨,结语自夸,也还算得体。下联涉及师资、办学背景,结语未能打开,与上结近了些。两起句似过实,有硬贴题目之嫌,整联亦过拘谨,未能放开。
林南评语:因门言门,因堂言堂,故虽能及义,亦为所题拘束。整体结构上平缓有余,动感不足,如冷眼观寻常所见,且淡而言之,不动波澜。
风中飞絮评语:整体还不够圆融,上联比下联气脉更好些。
汨罗江评语:中间两句落在实处。两起句略多余,亦不甚合此间身份。两结句似乎与学堂创新式教育的宗旨相悖。此处中堂不知何指。维新二字,当时乃犯大忌。
空空道人评语:照壁、中堂二语,在此殊难解。
洪秀全
以匹夫立国而均田亩,地动山摇,虽十载功亏,豪杰岂由成败定;
假神教愚民而主洪流,内忧外患,叹九原骨朽,是非唯有鬼魂知。
疏雨楼93+林南81+风中飞絮91+汨罗江86+空空道人85=436
疏雨楼评语:洪秀全本是一个集是非功过于一身的争议人物,此联上联肯定他建立农民起义政权和平均田亩的一面,引“不以成败论英雄”之论点为据,言亦凿凿。下联批评他神化自身,愚弄人民,最终十四年的起义给国家民族带来不可一笔抹杀的近于灾难的结果。全联角度客观,立论公允。唯“主洪流”之“主”可商榷,“外患”一语亦与人物关联较弱,稍有落空。
林南评语:上下联如同泾渭分明,上联言其功,下联论其罪,因此在结构上也显得单调,于成联整体的融合度上有所缺失。
风中飞絮评语:以洪平生事迹写起,上结略熟,下联整体更胜于上联,下联对人物的评论,是或非略有游离,奈何还是有些拘于生平事迹,未见明显定论。
汨罗江评语:上联出色,首句尤甚,洗练舒畅精准,结句收纳稳妥,评价与感慨十分自然。下联走下坡路,后三句或突兀,或空泛,较之上联,已然换了灵魂。
空空道人评语:分析透彻。然“鬼魂知”语则不甚喜。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跌涨无常,高处不胜寒,一失足成千股恨;
中庸有道,迷途其未远,再回头是满盘金。
注:上联“胜”,古平。句出苏轼。下联“迷途”句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疏雨楼92+林南70+风中飞絮88+汨罗江82+空空道人88=420
疏雨楼评语:全联大抵集合前人成句而成联,上联写股市之情状,“高处不胜寒”微露讽意,“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化用亦别出心裁。下联似含劝喻投机股民之意,作者极善长驱遣他人句子为我所用,且用来能具自家面目,尺度合宜,尤以上联出色,下结略不称主旨。
林南评语:似言股灾,亦可作其他解,笔力不够集中,所思所感亦有随意为之的感觉。
风中飞絮评语:读完不由长叹一声,这个起与收的转折真的是很巧妙,“中庸”处对仗宽了,还可
以再商榷。
汨罗江评语:股市经验谈。集句用得恰如其分,古句翻新也出类拔萃。出色在于于事贴切。遗憾处是未写出7月股灾的特点。中庸有道所提示的东西稍觉模糊。
空空道人评语:删繁就简,颇富人情。
总分:391+436+420=1247
忘忧鱼
京师大学堂门联
构广厦必有栋梁,到此圣域菑畲,播洒楩楠新种子。
愿诸生学通今古,是以文章体用,振兴锦绣大中华。
疏雨楼94+林南78+风中飞絮82+汨罗江80+空空道人80=414
疏雨楼评语:上联指出学堂宗旨是培养人才,“栋梁”和“楩楠”,“播洒”和“菑畲”,处处连贯呼应,下联揭示为学之根本目的,“学”与“体用”、“振兴”一气而下,又以“圣域”暗点京师,联语气息畅达,线索明晰,文字干净,辞藻古雅。唯下结“锦绣大中华”一语,一是过新,与前面古雅风格相龃龉,二是前文比喻较独到,此处却草草引用一句滥熟成语,似过于率意,有欠琢磨功夫。
林南评语:两起均中正而见思维之力,可谓义正词严。惜不能一以贯之,至于下结,意虽可想而语近直白,于整体风格有拖拉之弊。
风中飞絮评语:上结喻意好,上起很棒,下起亦有殷殷嘱托,最后这句话意是在这里,却写得有些直白了。‘菑畲’如果是用耕耘之意,则不如直接用“耕耘”两字。
汨罗江评语:用意和结构挺好,亦切合题目。两结句用词在格调上不谐。菑畲,生僻。
空空道人评语:上联雅正而高古,下联则有顺口呼喊之弊。
洪秀全
曰救世金田斩木,治无章天国沉沙,垂统十四年间,不堪圣主填私欲;
摧腐朽粉墨登台,得崇隆骄奢忘本,皇权五千载下,谁领苍生享太平?
疏雨楼89+林南72+风中飞絮94+汨罗江80+空空道人78=413
疏雨楼评语:上下联角度基本相同,皆是选取洪秀全起事时的轰轰烈烈和建都后的贪婪腐朽两个典型阶段作对照,下结发出对封建皇权的质问。联语概括能力强,视角也比较阔大,文字方面稍有问题,如“治无章”与“曰救世”的对仗,“粉墨登台”的比喻,都可以再加斟酌。
林南评语:前两分句虽大致上形成自对结构,但概括力不足,因此于主题上无法深入。上结之圣主如作为讥刺解,与私欲一语,与整体而言,尚不矛盾。下结两句虽略带激愤,也不失为全联联眼。
风中飞絮评语:若说前两句自对是论事,上下联后两句皆有思想,上结做批判,给人物定论,下结一问,竟让人一时感觉心头真如压上千斤重负,试问五千载皇权,真正的太平盛世在哪里?发人深思。
汨罗江评语:成败因缘,个人见解,一一说明。只是表述的技巧性不足,各有立意而互不统属。
空空道人评语:“皇权’句虽有以理概括之意,毕竟笼统了些。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七月火朝股海焚,绮梦成灰,绿线飙升红线减;
千年蛇是谁家养?毒牙啮我,神州亦作永州看。
疏雨楼96.5+林南66+风中飞絮94+汨罗江82+空空道人73=411.5
疏雨楼评语:处处不离题目,而又处处不局限于题目,作者思维十分卓越,由七月流火联想到股海流火,又从毒蛇啮人的比喻,自然而然转到让柳宗元写出《捕蛇者说》的永州。两结句的规则重字对强化表达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另捕蛇者说的隐喻,将当下世人不肯通过切实的努力获得报偿,而热衷于投机取巧的心理,剖析得鞭辟入里,而表面上又未说破,是以愈觉隽永。
林南评语:句法上较为熟练,起句即有不俗之感。至于立意,很难苟同。倘若真如此看股市,不入股市就是。
风中飞絮评语:下联真有奇思,有出人意料之感,以永州蛇来写,角度新颖独特,令人叫绝!
汨罗江评语:字字泪血,如泣如诉,完全股民口吻。永州蛇典故用得恰当,可照应全局,底蕴十足。七月火的借喻也好。减字稍觉随意,不够味。
空空道人评语:用蛇比喻本不赖,比到永州(虽然蛇多)去,却不妥了。
总分:414+413+411.5=1238.5
迷涨停
京师大学堂门联
海匯龍蛇,源承洙泗;
道扶社稷,學貫中西。
疏雨楼94+林南82+风中飞絮79+汨罗江95+空空道人85=435
疏雨楼评语:以简捷扼要笔法而网罗丰富,从汇聚人才到承续道统、办学理念、宗旨,皆有涉及,八言句典重工稳,所微憾者,语与义皆未出窠臼。
林南评语:下笔见纵横指点之态,唯其得概括之力,故能支撑结构,不觉空虚。
风中飞絮评语:典雅大方,简洁,惟觉还不够深入。
汨罗江评语:潜台词丰富,富有张力。学堂学生,道德所宗,学问所用,学问所及,一一道出,表述凝重而喻意生动。对仗工整,用词讲究,切合场合。镇得住 京师大学堂 这种大场面。
空空道人评语:下联两句联意宜倒置。
洪秀全
叹枭雄难入毂中,当黄洪落第时分,朱笔几番关社稷;
据半壁而窥天下,并梁宋为山九仞,金陵一梦又沧桑。
疏雨楼88+林南68+风中飞絮82+汨罗江92+空空道人70=400
疏雨楼评语:上联叹惜封建统治者不能很好地网罗天下人才,以致于像黄巢和洪秀全(此处为评者据“黄洪”推测)这样的人都不能得到重用,最终走上反叛道路,视角比较独特,有些新意,但似乎有很多笔墨偏离了主题。下联起句十分精彩,后面一句,评者猜测再三,或是将洪秀全与宋江并论,“为山九仞”一语含义亦深远。结语虚处下笔,宕出远味,自能传神。“金陵”与“朱笔”的对仗很抢眼。
林南评语:表意不够明晰,例如,黄洪该是合指黄巢洪秀全了,只见并称,未见分摘出所题人物,此外还有朱笔,梁宋,都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两结也显得仓促敷衍。
风中飞絮评语:上联前后气脉不畅,意未一气贯之,“九仞”处的对仗未工,下联中间分句,表达的意思也非常含糊。
汨罗江评语:抓一点着力刻画而不及其余,突出而鲜明。比喻借代灵活,评价得体,整体顾盼有神,结句尤有滋味。对仗略有随性。个别词语虽指向明确,然与史实似乎无关。
空空道人评语:似未抓住要领。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飞瀑泻银倾复倾,想地价加仓?到天台站队;
解围救市哭还哭,欲护盘出力,却为国捐躯。
疏雨楼88+林南74+风中飞絮80+汨罗江78+空空道人75=395
疏雨楼评语:出语比较大胆,锋芒过露,却未能恰中要害。文字过于口语化。
林南评语:全联如同戏说股灾,两结尤其可见,难掩调侃之色。上下联虽均切题,然收束乏力,难以提升整体格调。
风中飞絮评语:这个写到了“为国、护盘”两词,需知当时人们说这几个字时,心里有多么无力。
汨罗江评语:下联说得明白,道出了股市的一道风景。上联起句有势,而后续不甚了了。
空空道人评语:夸张搞笑手段不错。
总分:435+400+395=1230
风狂
京师大学堂门联
道学在继往开来,溯寻渊薮,流长源远犹洙泗
栋梁期济民经世,如此江山,外患内忧累序庠
疏雨楼90+林南79+风中飞絮81+汨罗江83+空空道人80=413
疏雨楼评语:上联抬出宗旨,指出学堂是上承儒家道统而来,然全句只见“继往开来”中“往”字,如何“继”如何“开来”均未叙及。下联说时势,国运不昌,以致学堂不能很好地完成为国家培育人才的任务,格调稍显低沉,虽是事实,然既为门联,难当宣扬激励之用,恐亦未周。
林南评语:两起均立意端正,堂皇可道;文字偏重古意,殊少新风。下联后两分句对仗和文字处理随意,致结构上不够自然伸展,个别用字处尚欠斟酌。
风中飞絮评语:整体上联好于下联,两起俱佳,下结总觉得还差了一层,没说到痛处,或者还可以更深入些。
汨罗江评语:结构清晰,旨意明朗,论事和用语尤为恰当。作为大学堂门联,联末结句总宜振起,此处略显颓唐。第二句格律用法比较少见。
空空道人评语:上振而下沉,下联结句放得不是位置。
洪秀全
论思想原在人先,定京都雄踞江东,问上下五千年,落第秀才谁万古
庶黎悲庙堂之腐,江山痛天国之乱,数兴亡多少事,毕生功业只三篇
注:洪秀全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三篇理论文章。
疏雨楼90+林南70+风中飞絮85+汨罗江82+空空道人83=410
疏雨楼评语:节奏和布局较好,文字内容稍逊。最突出的是两组自对句,上联两句看文字基本能对上,只是内容既难并列,又难对照;下联“江山”痛“天国之乱”也很难读通。上联“落第秀才”一词也过于口语化。
林南评语:结构处理上略嫌纠结,上下联的前两分句,作者本意是形成自对,结果从形式到内容,都极不均衡,难言成功;上联前两分句,各言其事,下联前两分句虽略有对比,
但犹显不足。下结两句虽稍显偏颇,从特定角度而言尚可接受,上结两句,可为全联亮点。
风中飞絮评语:第三分句熟了,可以考虑去掉或者简减部分,前三句都有领字,亦见拖拉。对人物的评价也单薄了些。
汨罗江评语:上下联分述褒贬,布局完整合理,叙论简明无误,切合人物史实。上联首两句对仗及表达不到位,议论稍觉简单。
空空道人评语:“数兴亡”句无缘无故。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近秋万物渐萧条,岂仅市场经济,这一番局势谁来援手
入瓮诸公徒感慨,但分席次庄闲,留半点清明方得抽身
疏雨楼89+林南72+风中飞絮83+汨罗江80+空空道人79=403
疏雨楼评语:上联议论笔法行联,切入点别具一格,暗含深意,较为精彩,下联叙述为主,角度比较局限,文字亦疲软,有些托不起的感觉。两个结句应当缩减调整到七言以内,以救拖沓之病。
林南评语:下笔较为虚浮,颇有另生枝节之概。如上起所言,七月流火,离秋尚远,更难言万物萧条,以此联系股市,更嫌偏远;又如下结,身在局中,几个可以抽身,恐非半点清明能致,说来容易做来难呐。
风中飞絮评语:起句有章法,“秋”字是来形容当时情形,但这样用容易有歧意,下联中间分句“席次庄闲”没读懂,百度也无答案,不甚了了中。
汨罗江评语:悠闲入题,细腻点染,缓缓铺开,远远打住。若无题目,不知所谓何来。很喜欢首句的格调,于钱眼里插了一支绿柳,姿态万千。上联结句,有题目作支持,可以理解。由此,若下联后半部分能画龙点睛,点一个明明白白,则不失为精彩。结构不太稳。
空空道人评语:半点清明应不够吧。
总分:413+410+403=1226
春风一笑
京师大学堂门联
体用相资,读书宜合中西学;
兴亡所系,与尔同怀忧乐心。
体用相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当时京师大学堂办学宗旨。
疏雨楼92+林南76+风中飞絮77+汨罗江80+空空道人85=410
疏雨楼评语:语不甚新,然“体用”与“中西学”、“兴亡”与“忧乐心”,能处处相互绾合,环环相扣,且“体用”一说为校训,亦出自洋务派之宣传,“兴亡所系”正为顾炎武“匹夫有责”之意,“忧乐”语本自范文正,全联所述皆有出处,又庄重稳妥,甚合学堂之用。
林南评语:文字的驾驭较为老练,忧乐心一语,亦见思力,但挖掘不足,如果所题为岳阳某大学,或更为切题。
风中飞絮评语:上联可,下联后分句,可能是因为李白那句诗太有名的关系,让人一下就想到“与尔同销万古愁”去,“与尔”两字若能用心换一下,也未尝不可。
汨罗江评语:中规中矩的手法,用词单薄。于京师大学堂而言,内涵不足,气度不大。
空空道人评语:阐明办学宗旨,简洁明朗,略显意浅,余味不足。
洪秀全
看一介书生,济民于困苦艰难,天国雄风蓬勃起;
踵六朝春梦,遗恨自骄奢淫逸,金陵王气黯然消。
疏雨楼88+林南65+风中飞絮84+汨罗江82+空空道人75=394
疏雨楼评语:采取了高度概括的方式来叙述人物生平,两个结句用得都很漂亮,只是由于缺少了前面的切实铺垫,多少显得单薄。
林南评语:上联先抑后扬,其间虽具落差,对比尚显得不够直接强烈;下联以金陵为生发点,作比于六朝春梦,虽有相似点,但是力度尚显不足。整体上平实,波澜不惊。
风中飞絮评语:“雄风”一词还是口语化了,下起两句很得章法,结直接用诗,也未尝不可,但是熟了。
汨罗江评语:层次清楚,褒贬分明。下联评说之事游移于洪秀全与太平天国朝廷之间,不够精准。
空空道人评语:上扬下抑,手法虽好,似显得粗暴。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市忽熊来,大盘势落二千点;
股皆腰斩,小散魂惊七月天。
小散:指普通股民,即散户。
疏雨楼88+林南76+风中飞絮79+汨罗江78+空空道人70=391
疏雨楼评语:文字概括力较强,但停留于表象,思想内容过于局限单薄。
林南评语:对仗严谨之余,也不乏新意。囿于篇幅或角度,很难深入,流于表面化了。
风中飞絮评语:俱写股灾时惨状,内容流于表面。
汨罗江评语:抓住真实而典型的东西,简明扼要地表达,结构也明朗。过于直白了一些。用词若考究一些,使之趣味性和文学性增强,则相当不错。
空空道人评语:直白了些。
总分:410+394+391=1195
布衣相士
京师大学堂门联:
报国之心唯耿耿,形势苍黄,劳谁砥柱干城力;
读书其意在元元,功名抛却,发我疾呼慷慨声。
疏雨楼94+林南66+风中飞絮80+汨罗江81+空空道人78=399
疏雨楼评语:觇其联意,概以“报国”和“读书”两条主线贯穿,首先以风雨欲来之势,大力领起,然后四字句顿挫,结句重拳击出,稳中鹄的,复能余力绵绵,震撼读者。全联字词不新、意不新、句式不新,然叠加组合,却能以古雅醇厚的造语,挟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不可抵挡之力量,直入人心。然此毕竟学堂用联,发挥过多亦是一明显不足处。
林南评语:下联可谓全联亮点所在,文字、立意均意态平和,颇合古意,但也仅见于此。整体上风格驳杂,全联难为一以视之。下联后两分句,尤嫌直白。
风中飞絮评语:“读书本意在元元”,这句能想到也真是难为作者了。“苍黄”处对略宽了,最后分句的对仗则明显没有下到功夫,还没有用心雕琢。
汨罗江评语:气势烈,境界高,其间能感受到对当时国家现实和前途的不满。惟其如此,此联宜赠与后来的北京大学。读书其意在元元,读书人真有这一觉悟是很晚的事情。中间一句承接不够连贯。
空空道人评语:下联后两分句,显得脱节。
洪秀全:
未能救国焉安枕?
不想投身是覆巢。
疏雨楼88+林南60+风中飞絮78+汨罗江78+空空道人82=386
疏雨楼评语:着墨不多,上联一问之中褒贬自见,下联上半评者推测是想表达指责洪秀全不能廓清私欲的意思,但似乎未能达意。“安枕”“覆巢”对仗甚是工整。整联重在批判,简短有力。
林南评语:以小见大,何其难也,其难比长篇大幅尤甚。
风中飞絮评语:最后洪在南京享乐的时候,也不知道心里还是否有救国这两个字了。
汨罗江评语:很高的评价,略现同情。上联高高举起,下联幽幽落下,不相匹配。
空空道人评语:洪秀全果然无政治远见。下联有些暧昧。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所为利来,俱是汲汲营营,熙熙攘攘;
却因何去?无非市场泡沫,经济萧条。
疏雨楼92+林南68+风中飞絮81+汨罗江80+空空道人70=391
疏雨楼评语:上联形容近年来股市的火热,暗含感慨,较有文采,下联不人云亦云,很有自己的想法,亦可备一说。
林南评语:股市到底皆如何定义,又如何去认知,应该说现代社会还是有定论的,所以就联而论,立意失之偏颇,表达上也较为浅显。
风中飞絮评语:第一分句起得好,这种彼对,很大胆。
汨罗江评语:微观上股民的逐利,宏观上国家经济基本面的下滑,此为股灾的来去,言语中的调侃意味挺好。一家之言,简单明了,虽然并没有点出七月股灾的独特处。
空空道人评语:下联弱。
总分:399+386+391=1176
中国对联论坛http://www.iduidui.com/thread-27096-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