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风明月无人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中联杯”成联公开赛2015年度总决赛参赛作品(上)

$
0
0
总决赛参赛作品:

短装行

拟题京师大学堂门联
八荒待振,持一孔终囚小我
众善奉行,纳百川堪入大流
(“众善奉行”,此喻取他人之长为己用)

疏雨楼91+林南87+风中飞絮75+汨罗江80+空空道人75=408

疏雨楼评语:破题局面甚大,笔法舒展,接着用一孔之见的无益和百川汇海的大潮流,来说明开眼看世界的重要。正反说理,用来揭明学堂办学宗旨,亦能激励学子广闻博识。整联悬示警醒,议论堂皇正大,数字对和小类对工整亮眼。若说瑕疵,则在上联前后句有所跳跃,衔接不紧,,下联“众善奉行”语出有典,乃是专指,不知作者赋予新意以何为本。

林南评语:联之立意,求其高求其正不难,联之文字,求其切求其实亦不难,所难在二者之间的取舍和调合。此作在不损立意的前提下,堪称绵密,已见烹调之功,又岂可仅从分解的文字剖析。

风中飞絮评语:化蔡元培“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是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然“小我”这里指代意义收得太小了,“众善奉行”意有些拘束,最后“百川”之至“大流”感觉意犹未尽,结尾还有待升华。

汨罗江评语:上下联意境相似,皆言大胸怀大视野。上联用意在格局上偏小。总体上稍觉扣题不紧,于 京师大学堂 有距离感。

空空道人评语:此联以理说事,对工意远,然终逊于“贴切”二字。


洪秀全
众教本同源。雨露泽时,何拘于老者、释者、儒者、上帝者;
千般皆幻象。风云散罢,谁问及仁乎、暴乎、私乎、平等乎?
(其否定诸贤圣而创“拜上帝教”以聚众鼓捣)

疏雨楼91+林南85+风中飞絮80+汨罗江86+空空道人87=429

疏雨楼评语:不叙人物生平,不论平生功过,全联唯似立足后世之历史高度,回看前尘,发出两声长长的叹息,无论诸宗教究竟是否皆救赎人类之学说,亦无论万事是否归于尘土,此联概已大悲悯之情怀。唯就状人物而言,若仅能绘出“山在虚无飘渺间”,终究令观者难于识其真容。

林南评语:整体而言,结句中的四个排比,有反复铺陈,一唱三咏的跌宕感,既增加了表达力度,也具备形式上的美感。上起化自古语,既有所本,也为三教之外塞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埋下伏笔,因此结语的“上帝者”,也就来得自然而然了,手法可谓成熟;下联整体上不及上联之稳重,起句即有泛泛而言之感,至“风云散罢”之语,尤在飘浮,难落实处。结句排比四语,虽有可以对应之处,然毕竟并非不可以移易,因此有损于整体结构之沉稳。

风中飞絮评语:须知洪的教,亦非被天主教所认可。结尾的排比若用于开头,可能会起到步步递进的作用,用于结尾感觉有些轻,而且也见累赘。

汨罗江评语:题目上为写洪秀全,实际上以太平天国运动为靶,上下联各射一箭,归属明白。只是一箭在皮,一箭在毛,未能深入。

空空道人评语:


乙未股灾
世之病历来已久。索以根源,乃荒于信字;
股之毒但去何难?  究其药引,惟戒此贪心。

疏雨楼90+林南84+风中飞絮89+汨罗江85+空空道人90=438

疏雨楼评语:能不拘泥题目,而是从中跳出去,上联究其来源,下联析其去法,此种写法好处在于能够比较轻易的直击本源,只是在稳切方面未免有些欠缺。

林南评语:此作全由高处着眼和落笔,绝不涉及具体而微,虽见藏拙之心,亦无信口之虞。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写法。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作者的结论,将股市现象归结于“荒于信”,这不仅是作者一家之见,主流经济学者也作出过如此判断,因此立论站得住脚;而将防范之方,归于“戒贪”,虽难收近效,也是治本之意。基于以上两结,虽未见出击之力,守得住,也是一种成功。

风中飞絮评语:上联切入点很独特,下联更是别辟蹊径,直指人的贪心,如能戒股之毒必可去,未见剑拔弩张,却引人深思。

汨罗江评语:世间有病源在失信,股市如毒治必戒贪。这联说了两个社会病,都能点到要害。若在诚信与贪、或与股市状况之间的关联上文字有所照应,则上下联就紧凑了。

空空道人评语:从人性阐析股市,只有蹊径,未必妥切,未必不妥切。


总分:408+429+438=1275


迷路

京师大学堂门联
不为则难,矢志同求匡国策;
从师而制,维新有待斫轮才。

不为则难——京师大学堂校训句“为之则易,不为则难”。
从师而制——从师夷到制夷,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疏雨楼93+林南83+风中飞絮91+汨罗江80+空空道人81=428

疏雨楼评语:所采用句子,皆从学堂本地现成而来,再加以引申阐述,正面破题立论,极当宣传号召警醒之用。且是一种极省力中稳切题目之方法。

林南评语:上联从大处着眼,为治学态度。下联从实处落笔,为治学方法。化用自然,有所寄托亦有警醒。不言学堂,而处处不离其旨。

风中飞絮评语:端正大方,下起如不加注,还是不太容易想清楚,意好。

汨罗江评语:结构清楚,主旨比较窄,上联的转折略显仓促。求匡国策,这样的话学堂掌门的不敢用。维新一词西太后不准讲。“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廷议表奏用语,关起门来说的话而已;作为国立学府门联用语,从师而制宛若宣言,确乎敏感。写与历史关联的东西,宜有历史感。

空空道人评语:“不为则难”有起无承。


洪秀全
失山海关而奴二百春秋,倘非揭竿金田,跪贼堂前还认父;
由田亩制以迪三民主义,乃有同仇赤子,革新天下欲为公。

疏雨楼89+林南78+风中飞絮86+汨罗江96+空空道人88=437


疏雨楼评语:联语打得比较开,从明朝失国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间间跨度长、视角阔大,然后将人物事迹置于整体之中描述观察,使读者得以全面认识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其优点。但背景烘托过多,以致不能集中有限笔墨来描写人物,又有淡化人物形象的不足。“金”“赤”之对,值得学习,然“奴”“迪”“认父”几处的文字也还有推敲的余地。

林南评语:两起对仗精工且极富思力,非唯以文字取胜。上起表达上尚可斟酌,本为渲染主题作铺垫之用,如此读来,反似洪秀全负此罪名了。而后两分句,说服力亦不足,毕竟太平天国只是割据,而非颠覆。下联生发至孙中山,笔墨虽嫌铺张,但于整体上立得住脚。

风中飞絮评语:这种写法,视角独特,以反清的思想贯穿上联。最后结尾一句意思有了,说得还有些拗,不甚畅快。

汨罗江评语:前及于清,后及于民国,宽视野深层次地阐述看法,并不止与洪秀全一人。言辞用巧劲,使之并不脱题。文字驾驭和层次架构甚为妥帖,对仗亦巧妙,皆纯熟。

空空道人评语:洪有勇气,你也有勇气。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股市若屠门,刀俎声频,万民鱼肉;
苍生蹚火海,云烟梦散,七月沪深。

疏雨楼94+林南75+风中飞絮87.5+汨罗江77+空空道人75=408.5

疏雨楼评语:上联化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直指向事件背后的暗影,下联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股民财富梦的破灭,整体文采较好,下联稍微表象化了点。

林南评语:立论不够严谨,屠门、鱼肉之喻,未免偏激。结构和对仗上均比较熟练,下结颇有独到意味。

风中飞絮评语:亦简洁,万民鱼肉一句,似可想见当时惨状。下结平实了些。

汨罗江评语:上联务实,描物状形且为民叫屈;下联务虚,寄寓一些牢骚感慨,但首句几乎重复而单薄。中句对仗随意。

空空道人评语:成寇当思成王时,成王当思成寇时。


总分:428+437+408.5=1273.5


君子行

题京师大学堂:
身如北斗,经百二年悬问沧桑,兴亡未泯书生气;
名满中华,念八千里横陈锦绣,育教不忘家国心。

疏雨楼88+林南80+风中飞絮78+汨罗江83+空空道人80=409

疏雨楼评语:起句“身如北斗”,迹近状人,接下来“百二年”,显然立足点是当下,从今日之角度评价京师大学堂的历史作用,“悬”字照应了“北斗”的比喻,细处可嘉。再接着“兴亡”一词,亦说明作者是从后世的角度来下笔,以学堂存续之时,清廷尚未“亡”,试想若当时有此等文字悬于门首,当局是绝难允许的。后面“书生气”一词,歧义过多,褒贬难定,亦不甚好。下比文字较近切于学堂,只是起句与后面缺乏贯穿。结句“家国心”遣词未能恰切。

林南评语:上联以时间为经,下联以空间为纬,整体语言、结构均显平实,两结皆得于思想之力,上结尤可称全联亮点。

风中飞絮评语:更喜上联,下起之句亦无不可,只是中间分句“横陈”二字读来着实有些怪异,感觉主语弄混乱了,到底是“名”、“中华”还是“锦绣”?未见上联之一气贯通,有些凑。

汨罗江评语:结构清楚,立意尚可,惟笔墨不够集中。个别用词不够雅致。然中间句抑扬错落,挺亮眼。

空空道人评语:此联两结尚可,铺陈处却显支绌。


题洪秀全:
始金田,终建业,掘十八省风云,了断愚根。翻史论江山有半,南朝藩据非孤主;
借神道,坐帝王,分三千年垄亩,欲平乱世。扪心以天下为公,国父自称第二人。
(注:建业是南京的古称;洪秀全不是唯一在南京得到半壁江山的人;以天下为公为理念是洪秀全推行和主张的,国父孙中山自称第二人。)

疏雨楼93+林南92+风中飞絮89+汨罗江83+空空道人85=442


疏雨楼评语:前四分句铺陈叙述,后二分句总结定论,全联结构明晰,次序谨严,气息长而不乱,可见对对联布局结构的掌握已有一定功力。立意方面,上联综述人物生平,评价历史地位,下联细数人物主要事迹,借国父孙中山之口对人物作定论,故所议有难以搬移之坚固。唯有“掘”“愚根”“翻”“借神道”“坐帝王”几处,用词造语当再细细推敲琢磨,以求达意精准。

林南评语:全联夹叙夹议,叙能点到为止,绝不拖沓,如前三分句;议能持论公允,如第四分句以及两结。其中“掘十八省风云”、“了断愚根”数语,可谓全联亮点。整体上构结有序,分句虽多而不乱,并有跌宕之姿,此用笔收放有度之效也。

风中飞絮评语:这联真的好长啊,真是难为作者了。“翻史论江山有半,”总在思索,这句是否可以去掉呢?上联这句无太多用处,下联之“天下为公”,似又不可去掉。“掘”字是否打错了,应该是“决”。下结还是有些轻了。

汨罗江评语:有叙有论,层次清晰。赞扬不俗亦有据。叙事仅止于叙事使之单薄;用词不够精准。

空空道人评语:下联结句借国父相衬,反显无力。

题2015年7月股灾:
七月股灾,大盘崩裂,金手指无为,危系死生一线地;
二城救市,众企合围,铁拳头有力。民经冰火两重天。今音

疏雨楼88+林南77+风中飞絮82+汨罗江80+空空道人83=410

疏雨楼评语:可作全程跟踪的新闻报道来读,只是记叙过实,两个起句比较多余,全联文字平铺直叙,又不免带上了官样文章的味道,缺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和回味。

林南评语:读联如见记叙文,六要素样样齐全,却无法深化主题。

风中飞絮评语:岂止二城,两市这样分,又觉得有点怪~,最后分句意很好,第三分句似乎可以去掉。

汨罗江评语:死生一线地;冰火两重天,很不错的结句,若以此为主线作铺垫,集中笔墨于股民状况,也能收管窥蠡测的效果。

空空道人评语:叙述多了些,少了回味。


总分:409+442+410=1261


木头人

京师大学堂门联
时艰方砺后生志,恒修体用相期特达,鸿轩能挽尘寰劫;
世变更思往圣心,愿法古今与论贤明,鹏举但开风气先。
注:体用:本体和作用,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特达:特出,突出;德才兼备;至为明达,极其通达。
    鸿轩:鸿雁高飞,喻举止不凡。

疏雨楼86+林南65+风中飞絮88+汨罗江90+空空道人86=415


疏雨楼评语:能紧切时世,文字之间对学子寄以厚望,关怀激励,其意拳拳。文字方面,“时艰”“世变”处略觉粘着,另节奏的把握和布局方面亦有进一步调整的余地。

林南评语:立意平实,表达生涩,意思被文字所拖累,故虽隐约可见意旨,而不能自然流畅。

风中飞絮评语:“时艰”一句很难得,明显经过思索,中间分句读来不甚畅快,还有改进的空间,上结有深意,下结有展望,这联或者中间分句用四、五字来写,会更佳吧?

汨罗江评语:遣词造句灵活,驾驭得体。开合变化皆有法度,起承转合皆能照应,文采漂亮而结语中庸。时艰、世变、尘寰劫,这样的词语,当时犯忌,值得商榷。

空空道人评语:若能简洁些会更好。

洪秀全
世不欺伪难欺欤,纵假斩邪留正、拜主均田,亦垢汗青齐桀纣;
人自毁天始毁之,若无亲佞疑忠、荒淫耽色,或教吾辈誉洪杨。
注:假:假借。垢:名词作动词,留垢。
    斩邪留正:出自洪秀全《述志诗》,原句为“斩邪留正解民悬”。
    洪杨:洪秀全、杨秀清并称,指太平天国起义。

疏雨楼90+林南76+风中飞絮88+汨罗江80+空空道人80=414

疏雨楼评语:批判的力度甚大,甚至将早期的成功、均分田亩等事迹皆视为虚矫欺骗,“垢汗青”的评论几乎将人物一笔抹倒。对于人物前期来说,似有偏激的倾向。文字方面上联亦比较拗口,有拼凑痕迹。相较之下下联更畅达一些,起句比较精彩,叙论亦可圈可点,疑是先有下联后有上联。

林南评语:两起均佳,说理透彻,读来眼前一量。于所题人物的整体定位上,显得模糊不清,而且上下联难以合力。

风中飞絮评语:写洪最后结时候说到了洪,这种写法一般还是不常用的。起句略拗,下起佳,“诟”是否打错了?对洪的事迹做出了正确的评价。

汨罗江评语:总分式结构清楚,批判式主题明确。遣词造句上略有生硬。

空空道人评语:这个历史观有点纠结啊。


2015年7月中国股灾
雪崩于夏,巢覆之柯,淘金梦断红羊劫,问几个能全,几人能退?
生已维艰,利安苟得,竭泽鱼哀禹甸灾,看我捐吾血,我荐吾躯。
注:红羊劫:指丙午、丁未发生灾祸的年份。2015年乙未虽非严格意义上的红羊,

    此处仅取“羊年发生的灾祸”之意。
禹甸: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之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疏雨楼91+林南82+风中飞絮88.5+汨罗江82+空空道人85=428.5

疏雨楼评语:采用的句式与众不同,所可嘉者驾驭得较好,基本能围绕主线,突出思想。文字方面叙议慨结合,手法多样,已臻成熟。“竭泽而渔”的化用非常独到,“禹甸灾”则稍用过了点。

林南评语:笔端所向,或旁敲,或侧击,或前想后思,极尽渲染之能事,所幸整体尚觉流畅,词能达意。红羊劫、竭泽鱼之说未免牵强,股市虽关民生国计,但并未殃极整体,也未伤及根本。

风中飞絮评语:起四字自对很好,最后的自对似乎可以简化为七字句收尾。现在的重字,似无意义。

汨罗江评语:构思和遣词不错,将股灾意义、国家经济行为的深层次看法表现得更为醒目。结句未能推进,略显乏力,上联结句尤为明显。忿恨的呼喊,强化了情感色彩,而思考的结论被碎片化了。

空空道人评语:其梦也恢弘,其悔也真诚。


总分:415+414+428.5=1257.5


若水之心

京师大学堂: 
学贯华夷,醒眼观风云大势; 
力维时局,挺身作砥柱中流。 

疏雨楼92+林南74+风中飞絮84+汨罗江80+空空道人76=406

疏雨楼评语:下笔从容,直奔主题,简单而不单薄,较善于抓住重点,统领全局,于“新”字方面略欠。

林南评语:言简而实用,不事虚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切题不够,搬移到其他地方,此联亦同样实用。

风中飞絮评语:有见地,行文中亦可见胸怀。“时局”这里对仗不够严谨,“华夷”对“时局”是以二对一了。

汨罗江评语:端正简明。联语是对学子的期许。学堂所在,对时局大事恐不宜这般直接而高调,何况话含针砭。一副对联,文字技巧外,还有对风物人情的思辨。历史上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带有一定的贬义。此处华夷与中西,区别微妙而显著。

空空道人评语:略显单薄。

中国对联论坛http://www.iduidui.com/thread-27096-1-1.htm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