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瓦解20周年记 |
作者:周有光 |
苏联的忽起忽落,不但是俄罗斯的大灾难,也是沾染苏联病毒的许多国家的大灾难。这场大灾难使俄罗斯和沾染苏联病毒的许多国家总共发生非自然死亡接近两万万人。苏联瓦解已经过去20年,苏联病毒还在继续蔓延。人类是有记忆的动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苏联瓦解20周年,岂可不记? 俄罗斯历史素描 俄罗斯历史分期:(1)基辅罗斯:公元862年北欧瓦朗人在诺夫哥罗德建立政权,882年成立大公国基辅罗斯。(2)金账汗国(1243-1502):1237年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占领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16世纪初斯拉夫人摆脱蒙古统治。(3)沙皇帝国(1547-1917):1547年伊凡雷帝(1533-1584在位)自称沙皇;1721年彼得大帝(1689-1725在位)改称帝国,实行西化,扩张疆土。一次大战惨败,帝国覆灭。(4)苏联(1917-1991):1917年成立苏维埃俄罗斯共和国(苏俄),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5)俄罗斯联邦,1991年独立,放弃专制,改行民主。 苏联历史轮廓: 一次大战,俄军惨败,沙皇退位,杜马(国会)组织民主临时政府。1917年俄历十月,列宁党人杀死沙皇及其家属,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军事共产主义。 1918年3月3日列宁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退出对外战争,割让给德国土地100万平方公里,赔款60亿马克。 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继任,提出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1928年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短期内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36年斯大林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1928-1937,实行农业集体化,消灭富农,由中农和贫农组织农业公社,后改集体农庄。发生大饥荒。 1930年代,斯大林强化独裁,排斥党政军内异己,发动大清洗。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订立互不侵犯条约,附有密约,瓜分波兰。德国在1939年9月1日侵入波兰,发动二次大战。苏联在1939-1940年间侵占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大片土地,吞并波罗的海沿岸三个国家。1940年6月14日法国投降。1941年6月22日德军侵苏,1941-1945年间苏联进行卫国战争。1944年6月6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同盟军从英国渡海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4月25日苏联和美国军队在德国易北河会师,德国投降。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德意宣战。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14日日本投降。苏联在8月8日对日宣战,占领中国东北。 1964年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夺得政权;1967年宣布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总统,提出透明性和民主化,准备进行大规模改革。1991年,副总统和部长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反对苏联政变。政变领袖派去逮捕叶利钦的军人不服从命令。政变失败。总统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辞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宣布独立。苏联解体。 苏联的经济 高速工业化,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斯大林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1)1926-1928,改建和扩建多个原有工业,三年内投资33亿卢布。(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工业1500多个,投资248亿卢布,重工业占86%。1932年宣布四年三个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3)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工业4500多个,实行机械化技术改造,投资538亿卢布,重工业占83%,轻工业占17%。十来年间,改建和新建工业9000多个。苏联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世界第二工业国。农业国能够高速变成工业国,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时认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境界。 计划经济。 70年的实践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弊大于利: 1、僵硬。上面指令,下面听命。只可竞赛,不许竞争。效率低下,创新无能。 消灭大小资本家的结果是,消灭了发展经济的一代管理人员。管理技术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苏联统治集团消灭剥削阶级,自己变成新的剥削阶级。学者对比:苏联的剥削率高出于资本主义国家。 东德西德原来相差无几,分为一社一资之后,西德参加六国共同市场、经济突飞猛进,东德在计划经济的束缚下、生产停滞,东西两边高低不平。东德工人经柏林逃往西德,十年间走了六百万人。东德建筑一道挡不住自由的柏林墙。 农业集体化。 农业集体化是苏联工业化取得资金的重要来源。农民贡赋分实物上缴和余粮征购。实物上缴多达40%。余粮征购,定价低于成本。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自农民的资金占工业投资的33.4%。这就是工农联盟。 另外从一般人民节约取得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税2.3倍,增发公债4.4倍,两项资金在1929年占苏联预算20.2%。裤带太紧,民怨沸腾。 1929年强迫2500万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1937年有93%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耕地达到全部耕地的99.1%。 消灭富农:1930年消灭的富农分三等:第一等,6万多户,处死;第二等,15万户,流放;第三等,80万户,扫地出门。三等共100多万户,平均每户7.3人,合计730多万人。 发生大饥荒,饿死人数以千万计。著名粮仓乌克兰饿死六百万人。大清洗。 工业化,集体化,工农骚动,干部愤懑,政权发生危机。为了稳定政权,实行大清洗。 1934年12月1日,苏联领导人之一基洛夫被暗杀。斯大林认为国外敌人勾结国内异己进行颠覆,”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1934年12月到1938年12月,处死140万人。仅1938年11月12日一天,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批准枪决的就有3167人。 第17次党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71人,有51人处死,2人自杀;候补中央委员68人,有47人处死。列宁建立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连列宁自己共15人,有8人处死,1人驱逐出苏联。大清洗前有6位元帅,4位处死;有195位师长,110位处死;有220位旅长,186位处死。海军舰队司令员只留1人。航空国防委员会和化学国防委员会的领导人全部清洗。 列宁遗嘱提到的六人,除斯大林自己外,五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可夫)都被处死。1929年斯大林放逐托洛茨基,1940年派人到墨西哥把他刺死。 苏联早期来华的重要人物,除一二人外,都被杀害。越飞,苏联驻华代表,1923年签订国共合作的《孙文越飞宣言》,被迫自杀。达夫强,接替越飞任驻华代表,1938年处死。杨明斋,山东人,十月革命加入俄共,1925年带领第一批留学生赴苏,1938年处死。加拉罕,1923年苏联驻华大使,1937处死。鲍罗廷,苏联驻国民党总代表,1951年死于流放。加伦将军,苏联元帅。任孙中山顾问,1938年处死。罗明那则,1927年共产国际驻华代表,处死(一说自杀)。拉狄克,1925年任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1939年处死。米夫,继拉狄克任校长,1939年处死。鲍格莫洛夫,1933年任驻华大使,1937年处死。布勒洛夫,十月革命人物,1927年前在中国,1940年处死。 斯大林的第二个妻子劝说斯大林无效而在1932年自杀,他们的女儿在斯大林死后移居国外,在回忆录中透露了这个惨剧。斯大林死后,1956年赫鲁晓夫作斯大林暴行秘密报告,暗示正是斯大林自己暗杀基洛夫,作为发动大清洗的借口。 历史学家估计,劳动营、强迫集体化、饥荒和处决而死亡的有2000万人,此外有2000万人成为监禁、流放和强迫迁移的牺牲品。 俄罗斯独立后为苏联冤案平反。消息报(2003.2.18)说:军事总监察院对1930年代和1940年代镇压案件重审,已审16万件人民公敌案,为9万3千人平反,有6万人维持原判,其中有贝利亚、叶若夫及其亲信;全部30万个卷宗将移交联邦档案馆。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重新埋葬沙皇及其家属的骨灰,申言”革命不等于残暴”,后来在处死沙皇的遗址上修建”鲜血教堂”。 苏联的政治 苏联大帝国。 苏联内层有15个加盟国,外层有7个卫星国,遥控亚非拉美几个地国。从中欧到东亚,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横跨两大洲。 卫国战争。 苏联抵抗希特勒侵略的卫国战争,规模之大,牺牲之惨,史无前例。斯大林信守1939年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相信希特勒会同样信守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德军攻苏前一周的1941年6月14日,塔斯社奉命辟谣,否定德军可能攻苏,申明这是帝国主义离间德苏的谣言(延安解放日报)。 1941年6月22日,德军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宽广1500公里,闪电侵苏。头五个月,苏军伤亡700万人,全线崩溃。斯大林惊惶失措,躲进别墅,避不见人。一些回忆录说,他垂头丧气,不知所措,左右请他担任最高统帅,他拒不接受,后经再三劝驾,方才勉强担任。 德军一举深入苏联腹地,老百姓为生存而拼死搏斗,以血肉抵抗炮火,靠严冬困扰敌寇,经过无法形容的悲惨牺牲,扭转了局面。 后期,苏军集结兵力550万人,德军调集217个师和20个旅共600万人,以斯大林格勒为中心,从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两军殊死决战。德军大败。1944年6月5日,美英盟军288万人,从英国渡海,在诺曼底登陆。1945年4月25日,苏方乌克兰军在易北河与美军会师。最后,苏军250万人进攻柏林,在1945年4月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 历史学家说:所谓卫国战争,实际分为三个阶段:(1)希特勒和斯大林根据密约,瓜分波兰,共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是侵略国,苏联也是侵略国。(2)德军侵苏,苏联不得不抵抗,这一阶段是真正的卫国战争,这时候苏联变成被侵略国。(3)德国战败,苏军大规模出击,占领波兰和中东欧以及波罗的海三国,这时候苏联成为最大的侵略国。 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统治世界)和《帝国主义论》(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最后成为垄断帝国主义,即将消亡);政策要点是:反对多党制、反对议会民主、反对三权分立,主张巴黎公社式的立法和行政合一;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和货币,不要市场交易;实行无偿义务劳动。斯大林主义是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具体化,基础理论一致,政策要点相同,只是专横和残暴发展到了顶点。 苏联的文化 禁锢思想,控制新闻。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在位)规定办学宗旨:”培养上帝和沙皇的忠实臣民”。沙皇提倡发展国民教育,”却又极力主张不应该让平民受太多的教育,因为等到他们懂得跟我们-样多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服从我们了”。苏联普及教育,同时禁锢思想。老百姓说:《真理报》上无真理,《消息报》上无消息。 赫鲁晓夫不许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作在苏联出版,后来赫鲁晓夫自己的《回忆录》也不得不偷运到意大利去出版。赫鲁晓夫的儿子,过了60岁之后,申请移民美国,在入籍考试的20个题目中,答对了19个,可是1个答错了:他不知道美国是”三权分立”闹了笑话。这不能怪赫鲁晓夫的儿子,要怪苏联的政治教科书上不许谈”三权分立”。 伪造历史,摧残科学。 几乎吹捧成圣经的《联共(布)党史》,苏联解体后被批得体无完肤,认为理论僵化,历史伪造。俄罗斯开放苏联档案之后,历史学家根据档案,重写历史,这需要时间。暂时翻译一部法国人写的俄罗斯历史,作为代用课本。俄罗斯教育部长说:我们的历史也要进口。 苏联摧残科学,创造马列主义”真科学”、对抗资本主义”伪科学”。李森科创造米岳林生物学,认为后天获得可以遗传。马尔创造马尔语言学,认为语言有阶级性,无产阶级语言将取代资产阶级语言。这些都是显赫一时的官方科学。结果,”真科学”变成”真正的伪科学”。 苏联的解体 1991年8月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去克里米亚度假。 8月19日:副总统亚纳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内务部长普戈等共八人,组成”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总统因健康原因不能视事,由副总统依法接替。软禁总统于克里米亚,切断电话电视,总统不得不用他身边的小收音机偷听美国之音。在莫斯科方面,调动坦克师、摩托化师、空降师和其他部队,包围俄罗斯政府办公大楼”白宫”。控制信息渠道,但是未能全部封闭。群众五万人聚集”白宫”广场,支持俄罗斯政府。坦克兵态度友好,叶利钦走出”白宫”登上坦克,向群众演讲,坚持改革,反对政变,要求放回戈尔巴乔夫。电视实况传播全世界,反响强烈。吉尔吉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等共和国总统宣布反对政变。 8月20日:空军、空降、海军、战略火箭等司令,反对政变。莫斯科军区空降师奉命去逮捕叶利钦,不执行命令。塔曼摩托化师,掉转枪口,保卫”白宫”。 8月21日:国防部给集合在”白宫”的军队下达命令:凌晨攻占”白宫”。但是,负责领先进攻的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不听命令,按兵不动。空降兵、内务部部队等,也都按兵不动。攻占”白宫”流产,政变三天失败。 戈尔巴乔夫由叶利钦派人接回莫斯科。政变首犯八人,内务部长自杀,七人被捕,以叛国罪起诉。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总书记,苏共解散。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停止苏联总统职务,苏联结束。 俄罗斯联邦改用十月革命前的”三色旗”为国旗。列宁格勒改回旧名圣彼得堡。叶利钦声称,”结束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实践的统治”;”苏联的解体是俄罗斯前进的必要条件”。 历史学家说,俄罗斯1200年的历史分为如下阶段:(1)游牧社会,(2)游牧-奴隶社会,(3)奴隶-封建社会,(4)封建-社会主义社会,(5)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是资本主义结束之后发展社会主义,事实是社会主义解体之后发展资本主义。 周有光2012年6月4日,时年107岁 |
董健:周有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2013-05-17 19:44:18)
周有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二十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民主的世纪。很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说过类似的话,中国的李慎之讲得最多。在这两个世纪的交汇点上,人类历史来了个大大的“猛回头”,发生了一系列标志着从革命向民主过渡的重大历史事件: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打着“马列”和“社会主义”旗号的专制独裁政权纷纷垮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出现了三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李慎之、朱厚泽、周有光,前二者已先后去世,只有周有光至今健在,但对他的伟大之处,对他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的价值,我们至今还没有到位的把握和认识,这大抵是因为中国改革的曲折复杂性,扰乱了我们认识历史和现实的眼光。现在人们才刚刚开始注意周有光的贡献,这是我们思想界的一大幸事,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大幸事!
这三位启蒙思想家都注重从三个方面高举起现代启蒙理性的大旗,一是政治批判,二是思想理论的剖析,三是历史文化的透视。李慎之以政治批判见长,朱厚泽以理论分析见长,周有光则在历史文化透视上现出自己的优势。他们像“五四”先贤一样,大声呼唤科学和民主,所不同者,“五四”时期,“共产主义”乌托邦作为一种“学说”和“理想”也是西方传入的新思想之一,是启蒙大潮统一战线中的一员,而当今这次启蒙,“共产主义”的革命实践已彻底失败,新时代启蒙者的任务是深刻认识和总结“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教训,从科学、民主的口号中剔除那些左倾激进的反启蒙的思想元素。有识之士指出,物质的柏林墙倒塌已经二十多年,但精神的柏林墙还有待在全球化之中加以推倒。这就是新启蒙者的历史任务,但他们常常因而被极左派指为“右倾”的、“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周有光的文字轻松活泼,短小精悍,富有“喜剧性”与幽默感,读之多有“快感”,但深思之后叫人沉重起来,——因为他的文字涉及的历史内容是十分重大而且沉甸甸的。
周有光的文章有两大特征:一是巨大的“颠覆性”,二是完整的系统性。他教我们重新看历史,重新看世界,重新看一切我们从不怀疑的人和事。一旦颠覆了那些我们几十年来接受的“正面”教育和那些“原则”、“思想”,我们一下子成了“新人”!我们为过去的愚昧无知而感到羞耻,也为周有光把启蒙之“光”送到我们心灵上而由衷地高兴。譬如,过去我对“马克思主义”是完全陷于迷信的,对它毫无怀疑。周有光告诉我们:马克思只看到资本主义是第一个发展阶段的前半段,对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阶段(一战二战之间)和第三个阶段(二战之后),没有了解更无直接体验,他的共产党的“圣经”《资本论》只能是逻辑推理之作,而不是可以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著作。这话讲来平实,其力却有千钧!又譬如他对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的分析,更是振聋发聩,使我们看清世界大势。李慎之把“全球化”、“现代化”、“民主化”三化看作“一化”,而且提出了“全球价值”问题,周有光也是这个意思,却讲得更生动、浅显一些,易于为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周有光启蒙思想的系统性,使他的每一个具体论点都不是孤立的、零碎的。他的许多说法,看起来是一句话,但一碰就碰到了他那个“体系”,使之颠扑不破。他有一个“三段论”的大体系--经济上: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政治上:神权时代、皇权时代、民权时代;文化上:神学、玄学、科学。按照这个“体系”,许多历史现象都得到了合理解释。前面讲到的《资本论》充其量也只是“玄学”(逻辑推理)时代的产物,而不是真正的科学著作。依此类推,近百年来我们中国产生的许多“学说”、“理论”,有的属于“神学”,有的属于“玄学”,真正的科学著作并不多见!对我们这些长期接受“左倾”教条主义教育的人来说,周老的教导真如醍醐灌顶!
又如文化问题,我本人在80年代之前是左倾教条主义者,80年代之后,则完全陷入了“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绝对主义”的二律背反的矛盾与痛苦之中:服膺前者,便会被文化民族主义捆绑起来,不能接受普世价值;服膺后者,似又难逃“文化帝国主义”之“侵略”,读到周老谈科学的一元性与“双文化”论的文章,我才豁然开朗,问题得到解决。而这个“双文化”论,又是牢牢地系在周老文化三段论和“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理论体系上的。
我将把周老的著作当作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来精读。周老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如此高寿很难得,有如此高见更加难得。这“高见”是大写的,不是指对一般事物的高明之见,而是指一个划时代的思想文化体系!
2013年3月1日于跬步斋
附注:在文中只提到三位启蒙思想家,这是从他们的代表性来讲的,也可能带有我个人的偏爱。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详见拙文《时代呼唤真正的启蒙思想家--李慎之逝世十年祭》(《炎黄春秋》2013年第4期)。
脑汁“绞”不尽的周有光
----“绞尽脑汁”的科学奥秘
周正章
110岁的周有光还在写书,笔耕不已,高见叠出,除了他比一般人聪明,天赋特高,还因为他的脑汁“绞”不尽。
其实,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大脑的脑汁,都是“绞”不尽的。
“绞尽脑汁”是形容词,是夸张的文学语言或绘声绘色的艺术描写。它大多是把人们在苦思冥想地考虑问题时,有时头脑思路不太顺畅,或有些头昏脑胀的感觉,乃至神经衰弱,抑或血压升高等等的不舒服,概而言之,统而言之罢了。
人的大脑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平均每天有1000多个死亡,大脑神经细胞确实不能像其他细胞那样,可以不断地分裂或更新的。但是,人即使活到百岁,充其量也不过损失4000万-6000多万个神经细胞,连1个亿都不到,还剩余999个亿脑神经细胞,在等待百岁老寿星去继续消耗呢。人的大脑的信息储存量十分惊人,相当于500多座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藏书。
有时,老人突然回忆起七八十年前的事情,乃至诩诩如生的细节,连自己都感到吃惊,也并非不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神经细胞是以树枝状“突起”,相互联系,相通信息的。从本质上说,人的智力和这种“突起”有关。从婴儿出生起,大脑神经细胞的数量就已初具规模,以后通过读书识字,学习实践,这些大脑神经细胞的树枝状的“突起”,互相连接,反复叠加,日趋发达,形成错综复杂的“信息网络”。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聪明些,有的人愚笨些?这就与是否经常用脑,喜欢用脑,密切相关了。经常用脑者,脑神经得到充分锻炼,越益发达,致使神经细胞“突起”的数目和长度不断增加,并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人就变得思路更活跃,人也就变得更聪慧。而思想懒散惯的人,脑细胞得不到充分锻炼反而会发生废用性萎缩,不常去“绞”脑汁,脑汁反而越来越少。
人们不难发现,《炎黄春秋》上那些文章的作者,都是耄耋老翁了,可文章写得精彩纷呈,妙笔生花,天衣无缝,惊世骇俗,高山仰止,惊天地泣鬼神!
原因就在于这些世纪老人忧国忧民,日思夜想,日积月累,累月经年,犹如经风霜的古松,好似受寒暑的莲子,九死一生终不悔,历数劫难只等闲,跨世纪的大脑神经细胞的树枝状的“突起”,特别发达,特别高明,特别聪慧,特别超群,特别宝贵,是诸如凡夫俗子,思想懒汉,难以望其项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