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风明月无人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第五届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获奖诗词作品赏析

$
0
0
第五届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获奖诗词作品赏析
大赛评委会 执笔 郭新华
  记得三门峡第一届“香山红叶杯”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颁奖仪式是和三门峡市楹联学会成立大会同一天进行的,如今已经跨入第十个年头,应该说“三门峡廉政诗词楹联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本届大赛正值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一个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主题,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政治新常态逐渐形成之时,创作素材更加广泛,活动意义更加重大,举办赛事正逢其时。本届大赛与往届大赛既一脉相承,又有诸如“拍蝇打虎”、“三严三实”新元素特色。参赛作品或直抒胸臆、或咏物寄情、或诙谐谑讽,作品体裁包括绝句、律诗、赋文、词牌多种形式。试对等级奖诗词作一赏析: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受众是党和政府各级干部,一等奖作品《鹧鸪天·寄语公仆》以此为切入点,对公仆们报以殷殷期望。作品开篇寓情于景,把山清水秀赋予“山爱葱茏水爱清”的人格魅力,自然界尚且如此,试问万物之灵长的人们,怎会不爱清廉之声誉呢?承接上句“人心最解甘棠味,胥吏当怀白雪情。”巧妙过渡,自然引出极具地域特色的“甘棠遗爱”典故,要求官员们勿忘先贤往圣清廉为政的高尚情操,使自己的政治生涯冰清玉洁。接下来顺势承转,“廉政出,乱风平。常将惠雨洒民生。”把读者的目光聚焦在党风廉政建设的话题上。本句描绘的不是反腐倡廉的结束,而是正在进行,也是对远景的展望。作品收结似乎一反豪言和拔高,而是要公仆们牢记入党誓言,在日常行动中予以体现,其实这又谈何容易!实则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引人深思,用心良苦。作品格律中规中矩,虽“胥吏”一词略嫌陈旧,终究瑕不掩瑜,匿名评选中得到评委们青睐,成为一等奖的首选。
  二等奖作品是两首七律。上海刘喜成先生的《清泉吟》以清泉为主线,从涓滴细流出山,到溪水潺潺穿林抱月,继之跨湖过江融入大海,沿途既有对红霞清莲的仰慕,又有对绿草繁花的眷顾,又不失为奔流不息的梦想,一路高歌理想的行程。全诗表达了对高洁品行,清廉作风,实干精神不懈追求者的赞美。作品咏物抒怀,以形象代替口号,避免了枯燥说教,使诗词的教化作用得以体现。二等奖另一得主北京何鹤先生的《廉吏郑板桥》文辞舒朗豪放,且抓住扬州八怪之一郑燮的几个主要特征:……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诗从郑板桥贬官写起:“得志则泽加于民”,故而独行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惜扔掉热烘烘的乌纱,宁可回到冷飕飕的秋江钓鱼,显见其高操志节,疏放狂宕中,更见其率真和洒脱。正因为此,为官只有十二载的郑板桥,却在廉吏册上增加了厚重的一笔。时至今日,正可谓以古为鉴、以人为鉴,读这首诗某些官员是否会面目一红呢?
  三等奖有四首(阙)作品。河北宋玉霞女士的七律《人生》显然指仕途人生,表达了作者的某种规劝。作品首联化自俗语“人生大舞台”,“戏里苍桑戏外同,人生本在舞台中。”实非随意之笔,乃是为承接做铺垫。既是舞台,舞台上的人必然担当各种角色,并且要演好这些角色。怎么演好呢?颔联顺势给出答案:莫畏惧生活中艰难险阻,少计较个人功名利禄。颈联更是苦口婆心,“羊续悬鱼、郑燮卖画”等古代清官廉吏仍是我们修身立品之镜鉴。尾联归纳,总之要持节修身走正道,才不会于风浪中覆舟,得以善始善终。作品亦属于正面切题,颈联出句六坳五救没有问题,只是“浪覆虚舟”表意值得商榷。广西黄寿恒先生的一曲《南乡子·咏莲》词,如清风习习扑面而来。作品采用了双调五十六字词格,上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图:出水莲花亭亭玉立,水面云气袅袅,隐约可见不肯随波逐流而固守清白的屈原,侧耳似闻酷爱白莲的周敦颐正在轻吟《爱莲说》,最喜小荷尖尖角的蜻蜓也结队飞来,他们都是出于对清莲的仰慕。下阕借景抒情,莲花轻盈高洁,但却并不刻意追求世俗与繁华,而是随缘而居,野田水塘胜似瑶池。俗话说月朗风清,但是莲花所生之处,即使没有月色和轻风,也一样楚楚动人、芳香四溢。全篇极具艺术感染力,让人们在美的欣赏中使心灵得到净化。作品依谱而填基本规范,感觉个别语句如“随份瑶池野泽生”、“便是无风也自清”的措辞与表意效果似乎还可推敲。广东陈创先生的七绝《竹》咏竹抒怀,这是等级奖中最短的作品。诗是凝练的艺术,贵在言简意赅给人以启迪,寥寥不多的文字既能够蕴含厚重的内涵,又可以刻画局部的细微。陈创先生应是于细微处见精神:首联出句写竹的品格,属于常见手法,对句写竹的精神,亦无出奇之处,尾联异军突起,以“我愿心田能尽种,遍生清气满人间”来抒发自己仰慕竹的精神,并愿身体力行去实践的决心。本句没有说教的意味,却有感召的力量,在平淡中爆发,使整个作品得以升华,达到愿以竹为榜样,共同创建清廉社会的美好愿望。三等奖的最后一副作品五律《咏三门峡廉政建设》与主办方有关,为山东苏振学先生所作。三门峡廉政诗词楹联已经形成品牌效应,三门峡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有目共睹,苏先生此作绝非虚谀迎奉。作品除了词性和对仗都很工稳外,选词达意也很到位,诸如“紫气”“黄河”“撑砥”“甘棠”等很多三门峡元素在诗中自然嵌用:首联从三门峡的历史说起,“黄河一展襟”既是风采描写,又揭开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大幕。颔联的“砥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当前的廉政建设自然也要发扬此种精神,把廉政建设的成果化为惠政施之于民。颈联进一步强调反腐要保持高压常态,使我们的干部都成为德行高尚的人。尾联展示的是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让千古传诵的召公廉政惠民之典,在今天的三门峡蔚然成风,“甘棠花万树,朵朵绽民心”。此诗入选等级奖还有点花絮:苏先生第一稿误投失律稿,第二稿予以更正但未做说明,海选时作为重复投稿被删除,能够入选应该是评委一致看好其主旨立意。公示后发现问题,按照征联相关条款应被拿下,最终评委们不愿埋珠而列入三等奖。还望以后的参赛者定稿后再投,切忌反复修改重复投稿,为自己也为评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五届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圆满收官。举办本届赛事既是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次认真学习和领会,也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点赞和助力。是国粹艺术与反腐倡廉工作互相推动的又一次尝试。参赛作者们纷纷用诗的语言抒发对倡廉反腐的厚望:有对贪腐者的憎恶与鞭挞,对清廉者的敬仰和赞美,以及对清明社会的憧憬。整体来看赛事是成功的,起到了宣传廉政、弘扬国粹的双重目的。从纯学术层面来看,作品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剔除那些不通声律的作品,也还存在诸如新旧声混用,填词作品能不能用新声的问题。还有一些参赛作品标语口号味道太重,语言直白缺少诗味,问题的存在似乎并不以作者的新老长幼分界。既要称之为诗而没有诗味的作品,必然没有生命力,这也只能依赖于爱好者自己的努力了。
  由于篇幅所限,优秀奖作品就由读者自己品读。赏析不当之处,敬请行家指正!
--------------------中华楹联报2015.11.25 星期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