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获奖楹联作品赏析
大赛评委会 执笔曹俊梅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彰显诗词楹联文化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三门峡廉政诗词楹联的品牌效应,由三门峡市纪委监察局、湖滨区委区政府主办,湖滨区纪委监察局、三门峡市楹联学会承办的清风雅韵?第五届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应时而办,此次大奖赛在全国广大诗词楹联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从启事发出到截稿两个多月时间,收到2002人的4771副楹联作品,可谓一呼百应。这些作品以“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为主题,以学习宣传、解读诠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为主,既有歌颂历代廉吏和当代勤政廉政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作品,也有其他方面有关反腐倡廉方面的作品,经过初评和复评,等级奖和优秀奖终于脱颖而出。
一等奖作品“可任性乎?多想想手中权力,本为谁予;当警心矣!且听听牢里悔声,都自贪来。”出自河南潢川的何保锋先生。作者紧紧把握住了时代的气息,起句令人眼前一亮,“可任性乎?”来源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从中也看出了总理此番表态背后的“别有深意”。何保锋先生将此深意进一步演绎,以问句开篇,实是给与“不能任性”的肯定,“谁予”,暗指“人民赋予”。巧妙地阐述了有权不可任性,因为权力对应的是民众的期盼,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下联与上联形成了对比,从警示的角度联想到牢里悔声,从反面给与警醒和告诫,以求达到触及灵魂的廉政教育效果,可谓用心良苦。上下联对仗工整,语义清晰,一问一答,一反一正,相辅相成。并且从隐含的角度要求从政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利益观和群众观,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走好人生每一步,是“三严三实”的体现。总理的话火了,大家欢乐地转发着这句鲜活的网络语言,而何保锋先生的联借此也“火”了,获得了众评委的青睐。他的联立意高远,灵动地使用政治熟语,巧妙地运用问句、对比等修辞手法,也未局限于一般的对联句式,行文随意自然,更富文学性和艺术性,整联精彩又给力,突出了清正廉洁、权为民用的大赛主题,可谓精品。
二等奖作品有两副,总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这两副联的入选,也反映出评委们的评价取向。联句不在冗长,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统一,高度精炼。并且起句十分重要,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要想脱颖而出,往往是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最深刻。看似容易的几个字,无不渗透出创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渊博的学识。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河北涞水冀庆新先生的联。他的联“扎紧心篱,不透私风半步;铸实党纪,莫开特例一回。”重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用语简练,高度概括。上下联口径一致,从正面诠释主题,前后分句,上下联相互映照,虚实相间。上下联中后分句“不透私风半步”、“莫开特例一回”分别是对第一分句“扎紧心篱”、“铸实党纪”内容和意义上的递进,“半步”“一回”惜字如金,显示了作者严以律己的高尚情操。我们再来欣赏江苏昆山康黎明先生的联:他的佳作是“系一叶一枝,卧共板桥听竹韵;践三严三实,行追召伯赠棠阴。”主题和何保锋先生相同,但是联风不同。此联清新闲洒,巧妙地引经据典,以竹声作引,托物取喻。上联化自郑板桥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墨竹图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起句“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疾苦,后分句板桥听竹和前分句既有典故上的照应,也有情感上的呼应,寄寓了作者对百姓深厚的情感。下联引用了召伯甘棠树下听政的典故,直接点题,道出了作者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联句用诗化的语言,彰显了这副楹联的灵魂主旨,令人敬佩,令人深思。这两副联虽然凝练厚重,但是短小毕竟容量有限,和一等奖相比稍显萧薄,所以获得了二等奖。
三等奖作品共有四副,总的相似之处是都从正面来撰写,树正气,扬清风,传递了正能量,洋溢着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动力和情感。河南安阳曹文献先生的联作是“正气盈怀,岂由它浊水染河,浮云障岳;清风润笔,欣看我联含竹翠,诗带莲青。”这副联同一等奖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应用了对比手法,并且使用了句中自对,表现形式更丰富。整联其实可用第一分句来概括,即“清风润笔,正气盈怀。”后面两分句是对第一分句的诠释,如此展开使内容更充盈。联句较富诗情画意,用词飘逸泽润,将廉政楹联诗化是这副联的特色,但是从内容上看显得有点“虚”,劲道不足。“向艰苦处扎根,焦桐恰似甘棠茂;于清廉中谢幕,身影犹同嵩岳高。”是山东龙口马瑞新先生的力作,此联赞颂颂人民公仆焦裕禄,是当代勤政廉政的典范。起句直奔主题,将焦裕禄的艰苦奋斗精神提升上来,后分句给与讴歌。将焦桐与甘棠相提而论,实乃非常恰当,不论是焦桐还是甘棠都是大多数人们知道的植物,但如今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有寓意有代表性的精神象征。从扎根到谢幕,有始有终,焦裕禄的一生是为民务实清廉的一生,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更是“共和国的脊梁”,自然而然引出结句“身影犹同嵩岳高”,戛然而止,令人高山仰止,无限回味。联是好联,只因撰写的是人物,相对来说面窄,概括主题不够全面。北京朝阳生吉俐先生这次也支持了大赛,他的佳作是“不沦财色奴,万丈甘棠,拟为人格;永葆清廉质,一轮明月,颁作奖章。”联句十分形象,其一是加重了修辞词“万丈”甘棠,将情感与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交融为一,化为人格;其二是寄清明于皎皎圆月,状似奖章,真挚恳切。整联掷地有声,写出了不慕财色,唯求清廉的决心。联句物象简明,寓意深远,只是比拟不是十分准确,评委小有异议。河北曲阳邢伟川先生,是三门峡的老朋友了,这次又有力作入围,实是值得祝贺和感谢,他的联作是“甘棠树下续新篇,播爱殷民,持清若水;函谷关前温古训,明心立镜,鉴德如风。”紧扣三门峡地方特点,颇具地域风采,也说明邢伟川先生为三门峡十分熟悉。《甘棠》是《诗经?召南》的一篇,因此出句第一分句说“甘棠树下续新篇”是有道理的,暗含了召公树下听政的典故,而续新篇的内容是什么,第二、第三分句给与了阐述。同样地,下联用并列的手法转到三门峡另一闻名的圣地----函谷关,“函谷关前温古训”,不说老子,不说道德经,却以古训来对应,实属高明。“明心立镜,鉴德如风”结句朴实大方,深沉生韵。联句前后、上下承接自然,气脉流畅,丝丝入扣。相对于赛事主题来说,稳重有余,锐气不够,但是不失为上乘之作。
整体来说,这届联赛作品总的特点是“新”。抛开其他各地的廉政赛事,还有古往今来的经典作品,三门峡廉政楹联大奖赛至今也已举办五届,在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当今,要想写出好作品,写出新作品,岂非易事。因此,不论评委也好,作者也好,都有审美、创作的疲劳感,但是以上这些获奖作品还是脱颖而出,不得不让我们为之钦佩,也表示深深地感谢和热烈地祝贺,感谢文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三门峡的赛事,一腔热忱地传承国粹,痴心不改。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论获奖与否,所有的文友们都值得三门峡人发自内心地学习。也但愿国粹将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将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通过楹联,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我们的追求,我们为这个时代的进步做出应有的奉献。
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文友批评指正!
--------------------中华楹联报2015.11.15
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