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风明月无人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转载]河北:“全球第一的钢铁产量”换来“雾霾之省”的称号值吗?

$
0
0

河北:“全球第一的钢铁产量”换来“雾霾之省”的称号值吗?

撰文/单之蔷

 


图说:在河北省唐山地区,钢铁厂分布非常密集,到了夜间更是灯火通明,从那些大烟囱中冒出的滚滚浓烟来看,钢铁厂的排污在夜间更加严重。一方面钢铁行业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河北的钢铁厂又是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摄影/卢广

 

 

一,什么产业污染环境,什么产业就是河北的强项

    如果你研究一下河北的产业结构,就会发现一个现象:什么产业污染环境,什么产业就是河北的强项。比如钢铁、水泥、玻璃、石油化工、火力发电、皮革这些公认的污染环境能力强的产业恰恰是河北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产业。

 

二,网上说:世界钢产量排名:河北第一,唐山第二

    2012年,河北钢铁产量2.2亿吨,连续12年中国第一;河北对这一数据很低调,但这一产量是很惊人的,因为这一产量不仅中国第一,还当之无愧地世界第一。网上有一则关于全世界钢铁产量排名的段子很有意思:第一名:中国(不包括河北省);第二名:中国河北省(不包括唐山市);第三名: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不包括瞒报产量);第四至八名:日、美、印、俄、韩;第九名: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瞒报产量;第十名:德国。这则颇具调侃意味的段子虽然并无数据来源,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河北钢铁产业的巨大产能。


1970—2013年世界钢铁产量增长态势图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70年代时中国粗钢产量在全世界粗钢产量中所占份额并不高,但之后就进入了持续增长期,势头非常凶猛。到1996年,中国的粗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从此跃居世界钢产量第一。而河北,从1974年到1983年,用10年时间才使产钢量突破200万吨;此后仅用5年时间(至1988年)就突破300万吨;后又用3年(到1991年)突破400万吨;到1994、1995年连续两年都是仅用1年的时间就分别突破了600万吨和700万吨;从2001年至今,河北连续13年成为中国钢铁第一大省。

2013年全球粗钢产量统计

根据2014年版《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粗钢总产量为16.06亿吨,中国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其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8.5%。而作为中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的粗钢产量占到了全球粗钢产量的11.6%,远远超过了世界第二产钢大国日本,比欧盟27国总的粗钢产量还要高。

 


三,钢铁工业被列为污染环境的各产业的首位

    在高产能的背后,隐藏着钢铁产业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据专家介绍,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是化学、物理的变化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被列为污染危害最大的三大部门(冶金、化工和轻工)六大企业(钢铁、炼油、火电、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和造纸)首位。其环境污染主要反映在气、水、渣三个方面。污染过程很复杂,污染也是多方面的,有毒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烃、粉尘等。钢铁工业不仅污染,而且耗能耗水,有产一吨钢,需耗一吨煤,一吨水之说。河北是极度缺水的地区,地表的河流大都已经断流,地下水超采,形成世界最大的漏斗群。耗水的钢铁工业使得河北的水危机越发严重。

       

四,为何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即有矿又有煤,却出口原料让中国炼钢?

    我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作为生产钢铁的最主要的原材料,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2014年1至6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5716万吨,同比增长19.1%,铁矿石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分国别和地区看,澳大利亚和巴西仍是我国铁矿石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占比分别达到56.1%、17.6%。

河北的钢铁工业的铁矿石已经80%靠进口。再也不是过去依靠本地原料搞钢铁的年代了,既然铁矿石百分之八十靠进口,为什么不把炼钢企业布置在远离都市人群的西南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沿海地区?为什么沿海的湛江人申请办一个钢铁厂,申请了30年,才获批准,以至于获批的当天,湛江市长在国家发改委门前当着记者的面狂吻一纸批文,而湛江市报纸当天的头条标题是:三十年终于圆了钢铁梦。像河北邯郸这样远离港口的文化名城,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主要基地,已经没有道理可言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成全世界的铁矿石来京津冀来炼钢这种局面,造成了围绕首都北京的污染圈,负责审批钢企设立的国家发改委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刘铁南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像钢铁企业的设立这样的大事在我国就决定于刘铁南手中的一支笔上,其实这种事需要举行各方面专家参加的听证会才能决定是与否。因此可以说刘铁南之流最大的罪过不在贪污受贿几千万上,而在于玩忽职守,通过手中的笔毁坏了中国的环境。

昨天看到一则报道: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谈中国未来5年的经济走势。其中清华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也是前国家货币委员会的委员李稻葵有一个建议很有意思:他建议进口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煤来中国炼钢,原因是这两个国家的煤质量高,对空气的污染程度低。要知道这两个国家正是世界铁矿石出口的大国。中国的铁矿石主要是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世界铁矿石出口的大国澳大利亚、巴西,即有煤碳,又有铁矿石,为什么自己不炼钢,而是出口原料到中国,让中国炼钢?这个问题你要看一下这两个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就知道了,这些国家关于空气和水的质量标准太严格,使得在这些国家炼钢的成本太高,产品没有竞争力,不如出口原料到中国炼。为什么中国钢铁企业从远隔千山万水的他国进口铁矿石炼钢,生产的钢铁还有价格优势,就是因为污染了中国的空气、水、土地等环境要素不需付费。因此世界各国的铁矿石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中国生产出的钢铁再出口到世界各个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获得GDP的同时,却把大量的环境污染留在了中国。

    

图说:进口铁矿石从港口源源不断地输入河北

2013年我国全年粗钢产量为7.52亿吨,消耗铁矿石约12亿吨,其中进口铁矿石量达到了8.19亿吨。国内钢铁厂越来越多地使用进口矿石,对本地铁矿的依赖程度在减弱,已成为明显的趋势,河北亦是如此。以河北最大的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为例,其使用进口铁矿石的比例已高达80%。摄影/成贵民

 

五,人们坚信河北的生态危机一定会得到扭转,因为北京在河北的环绕中

    如何让“北京湾”与“河北湾”这块中国风水宝地的环境与生态得到恢复,显然道路漫长。但是希望是存在的,要不就解释不了为什么这一地带污染这么严重,而人口却在增加,移民在不断向这一区域涌入。因为人们知道中国的首都北京在这里,人们心中有信念:这里的环境危机国家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扭转它,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环境问题了,而是演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了。改革开放了30年,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最后污染和贫困包围了首都北京,将北京变成了双带紧扣的首都,一条是西北部的“环首都贫困带”,一条是东南部的“环首都污染带”。这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我们的体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办大事,能统一意志,如果我们连包围首都的污染和贫困都解决不了,那体制的优越性何在?因此河北的环境危机一定会解决,而且时间不会很久,5年肯定会改变。这是由政治的内在逻辑决定的。

    南水北调所调的汉江水已经进京了,河北水环境危机状态的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

    北京已经公布了要投入7600亿元资金治理雾霾。北京还没进入全国10个空气最差的城市名单,就拿出这么多钱来治霾,那么在名单中有7个空气最差城市的河北,将拿出多少资金治理雾霾呢?这里说的仅仅是治霾,河北的生态问题还有水和土壤。

    有专家说:治理污染,恢复环境投入的资金至少是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业赚到的钱的10倍以上。我在网上搜索河北钢铁工业的利润,2013年,河北省钢铁行业总共实现利润163.56亿元;我又查河北水泥和平板玻璃的利润,2012年河北水泥业全行业利润25.3亿元,平板玻璃全行业2013年亏损了2.8亿元。仅以北京7600亿元的治霾资金为参考,可以算一下,河北的污染行业这些年来所赚取的利润乘以10,得到的资金与恢复环境所需要的资金比也是杯水车薪。

    显然河北碰到了难题。这道难题很难解,即使有了钱,也未必能解决好,因为其中还涉及到人的就业等社会问题。因此河北生态问题的解决,不容乐观,道阻且长。

 

图说:这本是一个晴好的天气,天空蔚蓝,万里无云,可惜的是这片蓝天却无缘被其下城市中的人们所目睹,因为在蓝天和大地之间还间隔着一层厚厚的灰黄色霾层。而霾层之下,地面之上,更是有烟囱如林,滚滚浓烟在不停地排放。在河北唐山迁安市有着迁钢、九江、松汀、燕山等钢铁企业,上面所描述的场景已经成为常态。摄影/卢广


图说:迁安市木厂口镇密布的钢铁企业给当地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仅地面、树木上经常是灰蒙蒙的,白龙港村冯大爷养的羊,身上也经常是一层黑灰,变成了“黑羊”。摄影/卢广


 图说:夕阳下的“钢都”邯郸

在中国冶铁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就堪称当时的“铁都”,且自战国之后邯郸就一直是中国历史上负有盛名的冶铁中心。历经两千年之后,钢铁产业依旧是邯郸的支柱型产业,在创造了高额GDP的同时,钢铁业也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到现在,河北钢铁业污染的痼疾已经到了再也不容忽视的地步,邯郸的钢铁业是会逐渐沦入黑暗,还是最终会迎来新的黎明,已到了最后的关头。摄影/卢广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