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岩洞 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上午,大道乾坤CEO李教授约我去登马祖岩,因天气原因未能攀登,只在“把门石”前合十凝神就回头了。
马祖岩位于江西鹰潭余江县洪湖乡境内,在龙虎山仙水岩西北3公里处,是龙虎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山顶石状如马,初名为立马岩,后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禅师在此传授禅经,遂改名为马祖岩。
马祖岩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神奇、瑰丽之美。明代旅游家徐霞客盛赞马祖岩,“清净幽渺”。此处山环十里,四面壁立,内多岩洞,其形各异,两山对峙,呈“U”形,俯视数十丈,仰观似接云天;飞瀑流泉,经年不涸。进山,有一巨石竖立其间,名曰“把门石”,形态既庄又谐,远观近视,左瞧右看,各有不同感觉,可谓奇矣。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罹难前途经马祖岩时,赋一首七绝:“曾将飞锡破苔痕,一片方根锁洞门。山上人家山下路,石头心事付无言。”绕过“把石门”,忽现一湖,它三面皆岩,中耀圆湖,明清如镜,人称月池。沿湖岸石级往东前进,突然岩出山腰,中空外悬,飞瀑自山顶飘下,如檐雨淙淙。再往前走数十米,便是一座大岩洞,曾建有“大雄宝殿”,可惜今天已颓废,难寻昔日香烟袅袅、云雾缭绕的盛迹。再往上还有滴漏岩、啸月台、棋盘石、瀑布泉、仙桥、龙井、虎石、七星墩、芭蕉洞、挂榜石、印石、推车石、观音岩、莲花石等景点、景景相连,目不暇接,每个景点都有人文故事,似一段段禅宗公案,令人流连忘返。
马祖岩最引人入胜的景观有两处。一是“一线天”,因它“两峡立,约数百仞,一线中分,日唯午见”得名,前人描述道:涧水下流,不敢俯睇,鸟迹不经,阴见逼人,若有奇鬼怪物处其中,称幽、奇、险、秀也。历代文人骚客到此赋诗填词,宋代罗念阉留下对句:“断壁画开天一线,层岩清洒两千行。”元代书法家赵孟钚吹溃骸磅导ξ栉椭校芫涌怖铩D饕幌呖矗劬磐蚶铩!辈⒃谑巷钥獭氨鹩刑臁比龃笞帧C鞔43代天师张宇初的《宿马祖岩》诗写道:“凿石开兰若,栖禅结上方。燃灯闻佛馨,听雨宿僧房。古树岩云合,幽花涧濑长。素耽坡谷辈,了无幻中忙。”清代廉访使翟风翥描绘马祖岩:“绝壑危岩在沓沓,幽林古洞穴深深。溪桥新月山漳出,九夏清商欲奏金。”另一处景观是岱宗讲堂,马祖道一禅师即在此讲授禅经,当时全国众多名山寺院的方丈云集此地,学成归去担纲主持,据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前,曾于此聆听经法。岱宗讲堂讲佛学,也讲儒学,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讲堂上悬“中和”匾额,教法上沿袭“白鹿书院”教规,培养了大批门徒。宋代儒家心学大师陆九渊曾临堂宣讲过“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观点。
自古以来,马祖岩集佛、儒于一体,可以说是江南佛、儒文化的一个中心点。在这中华名族复兴之时,恢复中国传统文化首当其冲,而马祖是中国佛教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重要人物。“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假如没有马祖建设丛林的开端,那今天的佛教该是什么个样子?不敢想象。我们今天能在寺庙修行,首先当感恩马祖,而感恩马祖则应当首先恢复马祖当年在这里建立的道场,上以传佛心印,下以普利人天。祈佛菩萨慈悲加被,愿有识之士鼎力相助,共同发心恢复马祖岩寺,为中国佛教事业的中兴尽心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