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风明月无人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茶七饭八酒十分[张懿鸣](《邵阳晚报》)

$
0
0
     老家对过年看得非常重。春节前后,亲戚或朋友总会来家里做客,过年前要送礼品,称为“送年”;过年后,要互相拜年。有客来访,喝茶,吃饭和饮酒都必不可少。小时候,大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茶七饭八酒十分”。

    我们儿时喝的茶,当然不是现在市场上耳熟能详的名茶,是屋后或田头自然生长的野茶。春天时采摘回来,放在做饭的大铁锅里炒制,带着自然的清香。茶杯是瓷制的,不像现在的一次性塑料杯。在杯底放一点茶叶,开水在大铁锅里开得刚刚好,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父亲总是让我们停住。他自己把开水舀到壶里,再把茶杯一字排开,边冲水边对我们说:“茶只能倒七分。”

    我们低头一看,每个杯子里几乎都是一样的深浅,春天里采回的茶叶,在火的烘焙下,卷曲着身子,这一回,开水来了,它们便舒展开来,像刚发育的小姑娘那样,变得丰腴起来。

      客人端在手上,茶水的温度刚刚好。客人手抓着瓷杯的把儿,吹散了浮在水面的茶叶,也是为了给茶水降温。喝上一口热茶,吃着花生瓜子等点心,闲聊着一年的喜怒哀乐和东家长西家短,在互相恭维的谈笑中,饭已经端上了桌。

    开饭了。照例都会上酒,不管客人喝不喝,总会拿出来。通常在山里劳作的人都会喝上一两盅。灌装的酒一般都只在席上才会用,平常喝的都是自家酿的,从酒甑里流出来后,一般进入了陶制的坛子里。密封好,要喝时就舀一点出来。酒通常都是一杯一杯的吃,非得吃得某个人面红耳赤,说话有些打结,这才显得热情。

    喝酒的时候,孩子是不能上桌的,通常母亲会盛一碗分出来的菜,弄一个小凳子,或让我在厨房里吃完自己的独食。吃完后,仍不安分,会常常假装路过客厅,偷听大人的讲话。因为他们谈论的话题通常有孩子的成绩,其中就包含着大人对我是褒还是贬。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

    酒过三巡,桌上的菜原本是色香味俱全,它们原本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粉荷,吃过后,像冬天里的荷塘,一池的风烛残年。这时候我的心里是极不痛快的,不痛快的主要根源是,别人为什么要来我的家里吃饭,为什么我们不能吃这些美食,别人享用后,我们只能吃这些剩下的。

    让我们不高兴的还在后头。桌上的酒吃完了,大人照例会让我们帮着添饭,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嘴上是不敢表现出来的。

    盛饭的时候,父亲总会叮嘱一句,饭添个平碗,别太满。我盛饭的时候,因为心里有气,总是把饭堆得像沙堆一样,堆成一个高高的圆堆。

    客人下桌了,母亲才会从厨房里出来,客气几句:“饭做得不好,怠慢您了。”客人照例客气的回几句夸奖的话。母亲这才带着我们,吃点已经冷掉的残羹冷炙。

    这时,父亲会再一次给客人倒茶,用的是新茶叶,这一次是他自己在倒茶,依然是七分满。

    客人走的时候,通常还会让他们带走一两样家里的稀罕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正是他们家里缺少的。所以每一次过年时家里来客,我都是不大高兴的。客人来了,给我添了无尽的不快。

    “茶七,饭八,酒十分。”劝酒时要斟满,倒茶时不能满,满了就是在逐客。盛饭到八分满,过了叫“碰鼻梁”,对客人不尊重。在中国,无酒不成席,劝酒越多,越显得主人客气。

    长大了,我知道了待客之礼。杜甫在《客至》里写道:“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父亲在别人的家里,人家也是这样招待他的,甚至有的时候别人的礼节比我们更多。大人们就是靠身教与言传,推己及人,教会我们许多道理。

-----------2017年1月20日《邵阳晚报》第6班神滩晚读栏目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