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于2016年中联报第46期的三版,读到陈宏伟先生题为《浓情咏史独见匠心》的文章,作者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热情推荐了方先渠故居的四副壁挂联。
笔者读后,颇感前三副联评不符实,有待商榷。
先说第一副《题杜甫江阁联》:自贾生作赋,三湘再留绝唱;从屈子怀沙,古郡双宿诗魂。
笔者以为,此联不足之处有三:
一是上联的“三湘再留绝唱”,其“湘”与“留”皆为平声,平仄不替,下联的“郡”与“宿”皆为仄声,虽与上联平声相谐,但其自身平仄亦未交替,是为瑕疵。按联律规则,这里节奏点位置上的六字句,上联应是仄平仄,下联应是平仄平;
二是“三湘”指湖南全省,而“古郡”指长沙,且下联非数词,故此处对仗不工;
三是全联对杜甫的赞颂较为模糊,而颂扬屈原、贾谊倒是鲜明。作者的分析虽有道理,却不能代替对联本身的表述,不能代替广大读者的直观感受,这是全联最值得商榷之处。
次说《题左宗棠柳庄联》:一介书生,十年铁马筹边策;三千杨柳,万里春风度玉关。
此联的问题是“书生”与“杨柳”对仗不工。原因是“书生”为偏正结构,而“杨柳”却是并列结构。查字典可知,杨柳虽同为落叶乔木,但却同类不同种。此处若是“垂柳”或“翠柳”可能会好一些。
再说《题益阳周立波故居联》:笔底暴风骤雨;眼前巨变山乡。单从字面上看,此联后四字的对仗结构不妥。
众所周知,《暴风骤雨》与《山乡巨变》是周立波的两部著名长篇小说,但文章作者在这里遇到一个小难题,即壁挂联与移置成平面书写的对联标号如何处理的问题。一般来说,前者只写文字而无标号,但后者却要打出相应的标点符号。因此,文章引用时应标出书名号,上下联相同,但文末可加一注解:“因碍于平仄需要,《山乡巨变》作了文字颠倒处理。”如此,书名对书名,而不再计较其内部构词是否对仗妥帖。这虽是权宜之计,总比现在的书写样式好。
上述浅论当否,尚祈方家指正。
------------中国楹联报2016年12月23日 > 总第1276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