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陶博吾的书画,曾收藏过两幅他的画,禁不住高价的诱惑,转给了一位书法家。今天,禁不住艺术的诱惑,我花更高价又买了一张他的画作,而且偷偷乐了好一阵子。
这是陶博吾84岁时画的一张小品,题名:“自我陶醉”。第一次见到此作时,我扑哧乐了,心里说:“这老头真好玩。”
陶博吾题画写字,一向不写前人旧句,必独出心杼。他的诗句虽然语词浅易,却不俚俗,更不油滑。没有字斟句酌的精致,却充满浑朴的冲击力。从翰墨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中遍历苦难的老人,和他那执著深沉的灵魂。作为一介布衣,他默默承受着历史的忧患,仅仅用一支笔来写出胸中的磊落之气。这真正是一个传统文人的表达方式——隐忍、感受,并在笔墨中宣泄。
记得1985年,陶博吾参观陶渊明纪念馆,撰长联言志:“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情真词朴千百年来第一人。”记得他读八大画作时由衷感言:“满腔热情寄之书寄之画看笔墨神奇真正是前无古人后少来者,旧国遗恨隐于道隐于佛彼襟怀高旷好一幅梅横疏影松荡清风。”也只有陶博吾能理解陶渊明,能理解八大山人。他们没有在西方风习的席卷中成为无根浮萍,也没有在商业潮流的污染下丧失本性,也有幸远离了无孔不入的政治干预,因而得以在退隐自处中葆全自身的一腔真气。
黄公望说:“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在这一点上,陶博吾似乎做得比较彻底。严格说来,陶博吾为画不注重造型。但他的画,多是依照“诗不能尽,溢而为书,书不能尽,溢而为画”的审美原则进行的。画面虽然完成而意犹未尽,于是,诗与书又补上了,丰富了构图,延伸和提升了意境,使得标准文人画的形式更具个性。
陶博吾的画,不仅因为符合传统文人画的标准而拥有审美价值,还因为个性张显而别具魅力。
得陶博吾此帧上乘之作“自我陶醉”,形简、笔拙、墨重、心气足。
2011年6月8日于三惜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