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风明月无人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转载]清代榜眼黃自元書法欣賞

$
0
0

黃自元  畫像


殿試卷 - a


殿試卷 - b


扇面 - a


扇面 - b


七言對聯


八言對聯


洒金《楷書八言聯》


詩册


黃自元臨九成宫醴泉銘 - 首頁


黃自元臨九成宫醴泉銘 - 末頁


黄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 首頁


黄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 次頁


黄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 末頁



清代榜眼黃自元書法欣賞

 

黃自元 ( 1837–1918 ),字敬輿,號淡叟,湖南安化縣龍塘鄉人,

清末書法家,實業家。生於道光十七年(1837),清同治六年

( 1867 ) 舉於鄉,次年殿試列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

編修。曾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和江南鄉試副考官。

 

光緒年間,黃歷任河南道、陜西道監察御史,簡放甘肅寧夏知府。

在任期間,常跨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隱;進而精修暗洞,以

泄黃河之鹵,寧夏人至今利之。至中年,因丁憂回籍,不復出仕。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清廷起用湘軍。黃被調北上,兵敗後,只身

自海上逃歸。此後定居長沙,先後主講湘水校經堂及成得書院,與

諸生析疑釋難,勤誨不倦。

 

黃自元出身名門望族,家裏不僅有良田萬頃,更藏得四壁圖書。他

從小受傳統文化的浸染和熏陶,有祖輩、父輩的言傳身教,有良師

的循循善誘,加上他本人自幼天資穎慧,勤勉上進,在苦讀經史子

集之余,尤其傾心於書法。

 

黃自元自六歲始,從祖父德濂習字。初學顏真卿、柳公權,接著又

學歐陽詢、王羲之、王獻之等歷代帖學大家。為鍛煉臂力,求得其

筆下的精氣神,他一直懸腕書寫,常年堅持,每日一練幾個時辰。

其字學誰像誰,學一家成一家。少小就名滿鄉裏。後來,他幾次參

加科舉考試,其書法上的成就也為其榮登皇榜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久,同治帝母親病逝,經人推薦,黃自元奉詔進宮為同治帝生母

書寫《神道碑》,他跪地懸腕寫來,其字秀雅美觀,工整亭勻,深

得同治皇帝的賞識,當即賜以“字聖”稱號。自此名聲大振,他的

字,效仿者不計其數,一時蔚然成風,漸至成為了社會上的通用字

範,成為了書生們考取功名的書法標準。他臨寫的柳公權《玄秘

塔》、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以及他書寫的《正氣歌》、《間

架結構九十二法》等字帖,經由長沙墨香簃書畫店刻版印行,也變

得洛陽紙貴,成了人們競相追捧的書法學習最佳蒙本。尤其是其總

結自己幾十年書法心得撰寫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竟達到了家

喻戶曉,人手一冊,學書之人案頭必備的程度。

 

黃自元一生書法創作頗豐,尤以楷書名世。其傳世代表作品有《柳

公權玄秘塔碑》(臨本)、《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臨本),臨

摹作品有《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張茂先勵誌詩》、《楷書千字

文》、《文天祥正氣歌》等,除此以外,他還有大量行、草書墨跡

行世,這些寫成了中堂、立軸、條屏、楹聯、方、尺牘的書法精

品或藏於國內各大博物館,或散軼於民間,或流傳至海外。不僅如

此,他還寫得有不少書論,還有其他碑帖流傳。他收集整理了明代

李東陽、張弼、祝允明、王守仁等四十三人的詩計書作五十六件

(幅),不惜花重金刊刻上石,編印成《明賢詩冊》出版。

 

黃自元的書法諸體皆能,各種體式的作品都有流傳,存世最多影響

最廣的當屬行書和楷書。黃自元的書法藝術尋求雅俗共賞,他的字

端莊秀蘊,靜雅內斂,文氣蔚然,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兼及很強的

實用功能,其風格特點和審美取向秉承的是晉人鐘繇,羲、獻父子

所開創的帖學傳統。其行草書表現得尤為明顯,看得出其書法藝術

的取法淵源和傳承脈絡。他學王羲之的《聖教序》、《蘭亭序》,

學王獻之的《十七帖》、《鴨頭丸帖》等,在結字上中宮緊縮,不

偏不倚,較之前人更為整肅,在用筆上雖缺少變化,但講究筆筆中

鋒,神完氣足,用墨則體現出清代人普遍存在的筆酣墨飽的遺風。

黃自元一生致力研究且成就最高的,還是他那被人貶為“館閣體”

的黃氏楷書。在中國書法史上,歷朝歷代,書法大家層出不窮,然

而在楷書一途能成大氣者並不多。屈指數來,晉有鐘繇、王羲之、

王獻之;唐是楷書的鼎盛時期,出現了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

薛稷、顏真卿、柳公權、李邕等大師;宋代有蘇東坡;元有趙孟睿

明代往後,擅小楷的高人不少,諸如王寵、文征明等,然而以中楷、

大楷名世者確乎僅黃自元一人而已。在書法一途,楷書法度森嚴,

其規整的結字和用筆缺少隨意性和流動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書

家個性的表現和感情的抒發,縮小了書法家創造自我的空間。所以,

寫楷書最難突破前人窠臼,最難成就一家面目。

 

正因為上述原因,很多書家僅把楷書作為入門的基礎,因為畏難而

不再深究,及至當今整個書壇,在篆、隸、行、草各種書體齊頭並

進的情況下,唯獨楷書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幾百年裏再沒有

出現一個大家。 在這個前提和背景下,與開一代風氣之先的那些

大師們相比,黃自元的楷書盡管有個人風格和面目不鮮明,得整肅

而失靈動,多法度而少情趣的種種問題,但其能自成一派,受皇家

垂愛,得大眾歡迎,同化一朝一代的審美趣味,引領一代書風,那

也絕對是功德千秋的事。哪怕有人貶其為“館閣體”,然而“館閣

體”也是獨立一體,在書法史上自當有其重要的位置。就此一項,

就當是一代大家。

 

 

各位网友如有與趣去研究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請點擊以

下連線 : -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53951&uk=1259047771&fid=3077468608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