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介休景点楹联佳作选辑》(节选)作者:
《介休景点楹联佳作选辑》
(吴定元主编,介休政协2015年4月出版,节选)
人惟一世须明理;
邑有三贤好读书。
(文庙 棂星门)
【赏析】
本联在立意上,紧扣思想、教育这四个字,上联说的是思想,下联说的是教育。但这两方面又是紧密联系的。清代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士》说:“非读书,不明理。”清古吴墨浪子辑《西湖佳话·葛岭仙迹》说:“却喜他(葛洪)生来的性情恬淡,于世间的种种嗜欲皆不深恋,独爱的是读书向道。却又苦于无书可读,只得到山中去伐了些柴薪,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银钱,就买些纸笔回来,借人家的书来抄读。且抄且读,不畏寒暑,如此十数年,竟成了一个大儒。有人劝他道:‘兄之学业,亦可谓成矣,若肯出而求仕,便不忧贫贱了。’葛洪答道:‘读书为明理耳,岂谓功名贫贱哉?’”人只能活一世,明理即俗话说的活明白了比什么都重要;上联把这些深刻的含义,用短短七个字就说清楚了。下联顺此思路,进一步阐发明理必须读书;但介休人读书有比别人更好的条件,因为这个地方曾出过“三贤”,即春秋时期的贤臣介子推、东汉时期的教育家郭泰和北宋时期的名相文彦博。前贤就是力量,就是榜样,就是永远活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可以触摸到的书。此联用语精炼,说理透彻,切地切事,是短联中的精品。
【评语】
看似顺手拈来,其实含义深刻,既有理又达情,三贤引领,十分恰当。
静室幽庭,偶有天君来一坐;
道风法雨,能无善信作三思。
(龙泉观 过殿)
【赏析】
龙泉观,原是道教供奉殷天君的。殷天君姓殷名郊,传说是值年太岁神。过殿,即偏殿、便殿。既然不是正式大殿,在表达上就要下些工夫。上联用静室幽庭四字写出它的幽静,既符合过殿的地位,又符合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然后用“偶有天君来一坐”,显出静中有动,有主人公。下联强调殷天君的法力,他是值年太岁,掌管一年的风雨休咎。“道风法雨”四字,既嵌入风雨,又融入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力量来对上联的幽静。善信,是道家对俗人的称呼,相当于佛家说的“施主”。既然殷天君、道家最后归结到自然是有巨大力量的,那么每一位善信到了这里就应该三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违背自然,作恶逞强,从而在联语中引入游客。此联长短适中,巧妙地融入自然、神道和普通老百姓,动静搭配,语气庄严,非常适合宗教场所。
【作者简介】
卢象贤(江西)
作家,诗人,诗联曾数十次夺得全国性比赛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