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秋天,在一次笔会中,吉铁林先生送我一份《中国楹联报》,这是我与这份报纸的相识之初。
当时,我对楹联只是一种简单的、本能的兴趣爱好而已,至于平仄、对仗、格律、意境等几乎一无所知。能有这样良师益友般的报纸指点迷津,对我来说简直是如渴临泉、如鱼得水。
笔会结束,捧起《中国楹联报》细细品读,我立即被其丰富的内容、新颖的版面、独到的视角、广博的知识所吸引,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后,能及时见到、阅读《中国楹联报》,已然成为平凡日子中的一种期待和享受。
我的文字第一次见报是在2007年9月21日,题目是《竖写对联贴法应规范》。题目是由编辑老师修定的,可见《中国楹联报》的编辑对普遍作者的关心和重视。后来又零星地在《中国楹联报》上发表过一些对联作品和联讯。这些成绩更进一步激发了对学联、撰联的兴趣,品尝到楹联所带来的乐趣,甚至成为孜孜以求的志趣。
2005年初,我调到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工作。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立了楹联组织。我们参照《中国楹联报》创办了小报《步楹阁》,并组织老师和同学订阅和阅读《中国楹联报》。通过一系列活动,师生们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写作水平稳步提高,有多名师生的作品被《对联》杂志选刊,楹联作品在朝阳市举办的“学习方永刚”征联活动中大面积获奖。我个人被《对联》杂志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学校还被朝阳市楹联家协会命名为“楹联之校”。
为了在师生中更好地普及楹联知识,我在原有讲稿《对联摭谈》基础上,开始撰写校本教材《联海探美》。2006年《联海探美》由中国楹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此书先后被建平县高级中学、建平县实验中学确定为校本教材。2012年6月,该书由金盾出版社以《楹联艺术探美》为书名出版,在全国各新华书店发行。2011年,我还为县第三小学编写了楹联校本教材,此书后被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图书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为我评聘高级讲师起到重要作用。
我的家乡建平县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于民间的许多对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历经十年,我共搜集到民间手抄本近十个。通过三年的整理,五易其稿,终于在2009年12月编辑成《建平民俗对联》,由中国楹联出版社出版,2011年4月又增印1200册。
此外,我还为金盾出版社编著了《教中小学生作对联》《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传世经典对联3000副》等对联书籍9本。其中《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已5次印刷,印量达二万册。有的书还销往香港、台湾、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扬帆借风力,登攀凭云梯。如果上述算作些许成绩的话,都与《中国楹联报》,特别是与“联报”幕后的各位老师分不开的。我将珍惜与“联报”之“情缘”,尽我所能,竭我所力,做好一名称职的楹联志愿者。
------------中国楹联报2016年09月02日 > 总第1260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