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风明月无人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数字楹联慰忠魂 [潘春华/江苏镇江]

$
0
0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南),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留心世事,被称“卧龙”。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在司马徽和徐庶推荐下“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成为刘备主要谋士。建立蜀汉政权后,诸葛亮任丞相,后被封武乡候,领益州牧,统领政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曾五次率兵出川伐魏攻夺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五丈原,葬于定军山,终年54岁。后人为了缅怀诸葛亮功绩,在他居住及病死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前往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灸人口的名联。这些对联有的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寓意深刻,独具匠心。
  河南南阳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武侯祠建造得十分别致,祠内有一副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账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嵌入了一至十数字,下联吸纳东南西北中“五方”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对仗巧妙,既对诸葛亮一生作了高度概括和评价,又流露出作者对诸葛孔明无比钦佩之情。
  位于四川成都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建造。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高大华美,这里有副数字联引人注目: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含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赞颂了诸葛亮在蜀川功德。此外,祠内还有一副颂扬诸葛亮对联,仅十个字:两表酬三顾,一对是千秋。赞颂了诸葛亮高才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出师表》;“一对”,则是指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后来,刘备根据其策略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
  陕西勉县西南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陵墓。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第五次率兵伐魏,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诸葛亮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穿平常衣服,不随葬器物。”后人为了纪念一代英才,在定军山修建武侯祠。祠中也有一副对联,读后令人感慨万千。该联曰:义胆忠肝,六征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的盖棺定论了。

--------------中华楹联报2016.8.25 星期四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