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刚先生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岳阳市委机关诗联分会会长。他热爱楹联事业,在推进楹联文化教育、楹联知识普及和楹联事业繁荣中作出了贡献。先生潜心研究楹联文化近30年,造诣深厚,硕果累累,近年发表诗联作品达1000首(副),出版专著5部,曾多次在全国赛事中获奖。品读徐先生精品联作,深感技艺高超,芳香四溢。作品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技艺巧妙,匠心独具。细细品读,收获颇丰,赏析如后。
视野开阔
一般来说,视野是指人们视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广义是指人们思想和知识所能触及的领域。徐志刚先生天生好学,博览群书,知识丰富,同时,又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思想深邃,这些都为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他的联品视野开阔,能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如题洞庭湖观鸟联:
国际桥梁,洞庭瞻观,雪景,虹景,潮汛景;
旅游胜境,湿地啼听,诗声,笛声,鸟鸣声。
东洞庭湖是我国重要湿地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有200余种1000多万只候鸟在这里越冬,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鸟类学家,成千上万的游人以及爱鸟人士观赏。徐先生被宏大的场面震撼,于是他站在全新的高度,以独特的视角进行联品创作,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联品不仅描绘了洞庭湖观鸟景观,还突出了洞庭湖特有的“雪景”、“虹景”和“潮汛景”三大壮观景色,增加画面宽度。拉伸广度。洞庭湖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国际友谊纽带,国际交流桥梁,增加画面广度。到洞庭湖旅游不仅能听到“鸟鸣声”,还能听到“诗声”、“笛声”,增加画面深度。
技法巧妙
技法是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作品内容,具有特殊艺术规律的技巧、手段和方法。一般来说技法对作品的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徐志刚先生注重研究楹联创作技法,精心提炼主题思想,巧妙布局作品结构,使得他的作品逻辑严谨,层次分明,中心突出,给读者以艺术享受。如题张谷英村联:
画栋雕梁,结构奇雄,看三进四进,室接廊回,天井潜流传绝艺;
青山绿水,风光秀丽,历明朝清朝,兰馨桂馥,古村焕彩誉神州。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岳阳县以东渭洞笔架山下,至今已500多年,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筑。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徐先生面对如此庞大的村落,如此精美的建筑,如此悠久的历史,创作兴趣大发,通过严密逻辑思维,巧妙技法,用联作向读者再现了张谷英村风貌。从细微运笔展示建筑特色,如“画栋雕梁”、“三进四进”、“室接廊回”等等。从大处泼墨展现历史悠久,如“青山绿水”、“明朝清朝”等等。从精妙处着力展现古村风采,如“结构奇雄”、“风光秀丽”等等。
内涵丰富
内涵是指人或文学作品内在的涵养或素质,一般用来说明文章富含的哲理。内涵丰富与否决定文学作品品质高低。徐志刚先生在联品创作过程中,善于透过表象,抓住事物内在联系,摸索变化规律,给联品注入思想内容,注入深刻哲理,使得其作品内涵深厚,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如题岳阳楼小学联:
万里鹏程,求知应忌三分解;
千秋事业,报国常怀百姓忧。
岳阳楼小学位于洞庭湖畔岳阳楼旁,始建于1912年,建校10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是一座历史名校。岳阳市委机关诗联分会在“诗联进校园”活动中,把岳阳楼小学作为重点联系单位。此联是徐志刚先生在岳阳楼小学举办的诗联吟唱会上题赠该校的。细细品来,联品内涵丰富,韵味悠长。“求知应忌三分解”,揭示了深刻哲理;“报国常怀百姓忧”,展示了高尚情怀;“万里鹏程”,表达了美好期盼。
匠心独运
匠心是指能工巧匠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思维。独妙匠心,扎实功底,是创作精品联作的基础。徐志刚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积累了独特的创作思维方式,奠定了出众的治联功底,使得其作品新颖别致,底蕴厚重,能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如庆祝中国共产党80华诞联:
业传三代,改革树丰碑,特色旗开昌盛路;
党建八旬,腾飞惊世界,小康图展舜尧天。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经历了不平凡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增强,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与提高,面对辉煌历程,展望美好未来,先生激动万分,撰联庆祝。此联立意独特。以伟业为“经”,以时间为“纬”,编织出一副气势磅礴的图画。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谱写了可歌可泣宏大史诗,要歌颂的题材特别多,先生别出心裁,只用了“改革”与“特色”、“腾飞”与“小康”,集中升华了主题思想。联中的“树”和“惊”表达了先生强烈的思想情感,而“旗开”和“图展”则表达了先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中华楹联报2016.8.15
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