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阙《临江仙》是这部著作的开篇词。但其作者并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而是明朝中叶的文学大家杨慎。罗贯中是从杨慎那里抄来的吗?不是,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生活在公元1330年至1400年,而杨慎生活在1488至1559年。那是,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最初《三国演义》开篇并没有此《临江仙》,是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植在卷首。
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全书的回目、情节和文字进行了较大的增删、润色,到康熙年间,由毛宗岗、杭永年把这首词引来作前导言。因为《三国演义》讲的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经过魏、蜀、吴三国纷争,到晋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那是一个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不平凡的年代产生了一大批不平凡的人物。为此,史学家们都乐于总结这一历史过程的经验教训。而《临江仙》所在的《历代史略词话》,融史于词,以词说史,把远古至元代的几千年历史纳入通俗说唱文学之中,是以词论史的典范之作。把这首词引入《三国演义》,十分得体,使之成为提挈全书的卷首词,对全书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词与书相得益彰,并流传于世。
这首词是明代文人杨慎所作,将其录入《三国演义》后,更加广为流传。该词给人的感觉极为深沉、悲壮,意境清空、高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 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青山依旧在”即象是对英雄伟业的映证,又象对其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但“惯”字又表现出了莫名的孤独与沧凉。“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与沧凉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的词的宁静气氛增加了几份动感。“浊酒”显现出了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在这些高山隐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人们荼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细品《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