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迎來的第一個節氣便是立夏﹐也是夏季開始的第一個節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的這句詩最能代表立夏時節的景色。
《禮記》上說﹕“夏之為言﹐假也。長之﹐養之﹐假之﹐仁也。”意思是說﹐萬物在這一季節裡﹐都要長大﹐走向成熟。《逸周書‧時訊解》中雲﹕“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季節。放眼望去﹐草樹青翠欲滴﹐枝頭碩果纍纍﹐田野莊稼抽穗﹐鳥聲凋鳴﹐蟲鳴潮起﹐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如宋代范成大在《村居即事》詩中所雲﹕“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採了蠶桑又插田。”
古代不少文人墨客﹐也為這個節氣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
唐代詩人韋應物在五律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中寫道﹕“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那意思是說春天剛過去﹐人們還在懷念往昔的時光﹐但初夏的景色已展現在眼前了。那濃陰﹑那山雲﹐都可賞心悅目。作者希望遠在京城做官的兄弟們也能與大自然同樂。
劉禹錫《初夏曲》第二首寫得好﹐詩說﹕“時節過繁華﹐陰陰千萬家。巢禽命子戲﹐園果墜枝斜。寂寞孤飛蝶﹐窺叢覓晚花。”寫春天的繁花已謝﹐花朵變成果實墜于枝頭﹐有幾隻蝴蝶還在花叢中流連﹐似在尋覓春天﹐殊不知已是夏天的開始。
唐太宗李世民也有首《初夏》詩﹕“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陰陽深淺葉﹐晚夕重輕煙。弄鶯猶響殿﹐橫絲正網天。珮高蘭影接﹐綬細草紋連。碧鱗驚槕側﹐無燕舞檐前。何必汾陽處﹐始復有山泉。”詩句細緻地描繪了初夏景物的變化﹕花葉在晚照中已有了層次﹐鳥聲格外響亮﹐天空出現了閃亮的絲網﹐魚兒在船邊歡游﹐乳燕在檐前翩飛﹐一切都體現出初夏萬物充滿生機的景象。
宋司馬光《首夏呈諸鄰》中雲﹕“首夏木陰薄﹐清和自一時。筍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新服裁蟬翼﹐舊扇拂珠絲。莎徑熱未劇﹐晨昏來往宜。”全詩以工筆細緻地描繪出初夏的各個特點﹐用薄如蟬翼的紗做夏衣﹐將去年的舊扇拿出來再用﹐夏天開始了﹐鄰里之間正可往來消夏。
“麥黃秧碧百家衣﹐已熱猶寒四月時。雨後覓春無一寸﹐薔薇花發釅胭脂。”這是楊萬里《初夏》詩。初夏大地﹐“麥黃秧碧”斑駁多色﹐如穿“百家衣”﹐雖不是春天﹐然薔薇花卻開得正艷。寫盡了人間芳菲四月天的詩情畫意。由此想到海德格爾的一句話﹕“人應該詩意地棲居。”
附立夏古诗词
《初夏》
唐太宗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 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初夏曲三首》
唐 刘禹锡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
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初夏即事》
宋 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宋 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初夏即事十二解》
宋 杨万里
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立夏》
宋 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立夏》
宋 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
宋 朱翌
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
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
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三月二十九日立夏喜晴稍有自适意有自旧京来》
宋 舒岳祥
黄梅青李夏方装,新绿池塘浴小凫。
此日猫头寒百玉,他时鸿喙煮明珠。
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
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
《立夏后熟甚既而楝花风作极寒》
宋 舒邦佐
炎官司印未十日,暑气駸駸著病翁。
卷地吹来忽惊散,今朝还遇楝花风。
《立夏日泛舟游青山憩杨氏庵示诸生》
宋 孙应时
岁序忽云夏,青春去安归。天清风气朗,游子怀芳菲。
碧湖泛我舟,轻云湛晴晖。入谷山寂寂,缘溪水围围。
悠然得幽憩,丹葩耀岩扉。鸟声自歌呼,竹色相因依。
举觞伫遥念,日月如梭飞。平生静中愿,岁晚无相逢。
《立夏前王日出郊送春》
宋 王迈
前回马首络青春,春我相逢皆故人。
今朝出门忽失笑,春如五日之京兆。
莺痴蝶騃不知愁,惟有杜鹃啼到晓。
春到园林邮传哉,藤阴次第庇莓苔。
愿春长在人长健,何惜与春归去来。
《见莺三首》
宋 白玉蟾
鲜怡寡乐负清明,帘外花如红泪倾。
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
《绝句》
宋
王谌
过了荼醾与素馨,一春风雨欠追寻。
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立夏》
宋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幽居初夏》
宋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初夏绝句》
宋
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立夏前二日作》
宋 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
宋 项安世
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第一程。
舞向南风浑不住,叶间羞损旧啼莺。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
宋 滕岑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梅子酸着齿,麦穗长半腰。
天运不暂停,又将转斗杓。无复冬裘御,重取夏扇摇。
《山中立夏即事》
明 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将出峡立夏前作》
明 蔡汝楠
蜀江云里唤钩釐,几片残花万树稠。
未换征衣逢入夏,一年春事在行舟。
《立夏前一日有赋》
明 杨基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首夏山中行吟》
明 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喜晴》
明
张宇初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
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明 张掞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
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明 胡俨
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
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
《立夏日》
明 沈周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
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
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立夏日山中遍游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
明 沈周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
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
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源自网络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