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风明月无人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爱蒙城——我心中的楹联圣地[河北/黄永君]

$
0
0
     爱蒙城,源于爱楹联。先知道蒙城是“中国楹联之乡”,后来才知她隶属亳州市,有136万人口之众,是安徽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庄子故里。又知1987年,在该县诞生了第一张楹联专业报纸《中国楹联报》。2015年,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先生在考察《中国楹联报》报社时,欣然题词“楹联圣地”。 
  源于楹联,到蒙城转转看看的想法由来已久,只是路途遥远,一直未能成行。笔者早有楹联爱好,自然而然接触了《中国楹联报》十多年,既是她忠实的读者,也算得上业余作者之一。 
   2015年深秋,“中国·蒙城第七届中国楹联论坛”如期举行,笔者作为论文作者代表之一被邀参加,上苍终于给了笔者造访蒙城的机会。出发这天,从北京到宿州,到宿州转蒙城,一路颠簸,一路期待。傍晚时分,便来到了我心中的楹联圣地——蒙城。在玖隆国际大酒店见到了神交已久的诸多联界、报社领导与联友,一瞬间就有了家的感觉,暖暖的。席间畅谈楹联事业,联人、联事尽挂嘴边,思想碰撞,头脑风暴,口齿留香;休息处交流楹联教学与创作。虽是晚秋时分,心情却似春天般地躁动与兴奋,好不惬意。第二天的论坛活动红红火火,中国楹联学会、安徽省、蒙城县领导以及部分省市诗联学会的有关领导、联家,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学者,共100余人应邀出席论坛,济济一堂,就新旧四声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好不热闹,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回想自己走上了联路,感慨万千……记得第一次跟一位联界老前辈聊起楹联,我的无知,我的稚嫩,我的执拗,让老人家从随身携带的书包里掏出一沓《中国楹联报》作为佐证,让我好好学习学习。知耻而后勇,这之后我真的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起楹联来,期间受到像张家口楹联学会老会长赵世吉先生一般诸多联界前辈指点;同时《中国楹联报》成了我的贴身报纸,《对联》杂志成了案头常客。孜孜不倦地学习,联艺也有了很大提高。 
  《中国楹联报》走进我的生活,让我开始关注蒙城这个地方,甚至中央电视台播出有关蒙城的新闻时,我会招呼全家一块儿观看,看看蒙城有什么新变化。也许正是从这时起,蒙城成了我心头惦记的一个地方。读报时间久了,从报纸上也逐渐了解到报社的一些人、一些事以及蒙城的一些活动。这些年来,楹联报给予我快乐,让我把楹联做成了自己的事业,成为楹联的专职教师,这一教就是8年。楹联报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没有吸烟、喝酒嗜好的我,工作时间、业余时间撰一些对联,写一些楹联理论实践文章,投给楹联报,发表了一些。偶尔开会,介绍自己姓名的时候,还有联友会说一句:“哦,报上经常看见你的名字。”每每听到这样的评价,总会让我内心深处窃喜一番。 
      这些年来,楹联报无时无刻不让我感到生活的充实。她给了我荣誉,我曾被评选为2013年度“征联大擂台”“出句能手”。我写过的一些文章发表以后,还收到读者的评价、反馈,真是感慨良多。有一年我撰写的征文,获得报社邮寄的《联路飞歌》一书,此书至今成为笔者了解联界老前辈事迹的重要资料之一,时常还拿出来翻阅。 
  楹联人给予我牵挂。跟蒙城的联人接触是从报社总编卢晓、副总编冯献策开始的,参加江苏太仓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对笔者来说,是很荣幸的。怀来县教育系统搞活动,邵俊强副社长作为嘉宾亲赴怀来,我们热情接待。在北京参加活动见到了副总编郏云海;这次到报社还见到了编辑笔者多篇小文的乔鸿美女,经她允许一块儿合影留念,真是不虚此行。认识的报社人,认识的蒙城人越来越多,也使得以前了解到的一些片断,一些故事有了来龙去脉,人物更加鲜明生动起来,丰富起来,立体起来,也更可亲可近起来。 
  感恩楹联。楹联赋予我太多,楹联给予我们荣誉,我所供职学校被评为全国60所楹联教学规范化学校之一,连续两年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楹联工作先进单位,我本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楹联教师。楹联给予我的太多,让我由衷地说,感恩楹联,感恩联报,同时也感恩蒙城。蒙城有我惦记的事、有我惦记的人、有我长期惦记的散发着联香、墨香的报纸。对了,这次经邵俊强副社长大力推荐,还亲口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爱蒙城,对有意,联无悔,情无怨,爱有痕,不矫情,不造作,不掩饰,就这么大大方方,就这么不离不弃,就这么实实在在,就这么真真切切!这才是: 
    楹联圣地真情聚,风光无限; 
    文化名城雅韵萦,精彩至极。 
  期待更加精彩的蒙城,更期待有一天能再到蒙城! 
--------------中国楹联报2016年03月11日 > 总第1235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