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舞长毫书国梦;
猴执金棒闹新春。
猴,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在我国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九,在鸡前羊后,与地支中的“申”相配,所谓“申猴”。它生性活泼乖巧,深受人们的喜爱。
猴是先民的信仰
猴体态轻盈,行动敏捷。浙江绍兴让猴子上山采摘野生兰花卖钱;海南琼州一带的药农驯养当地的猕猴,让其在悬崖峭壁上采摘燕窝。在古人有关登天的想象中,猴是最重要的对象。传说在三峡一带,古时有马桑树,其根植于地,梢耸于天。一日,群猴攀树采果,竟至其顶升天而去。这是人类寄托于猴最原始的对于“得道成仙”的向往。
西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体现了浓厚的佛教色彩。据说有一只猴子,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与山中女妖结婚,生下小猴经过观音菩萨的帮助,最终变成了人。
猴是正义的化身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寥寥十几字,写出了孙悟空正直无私、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性格。
众所周知,古典名著《西游记》塑造了孙悟空的形象。孙悟空由石化成神猴,拜师后神通广大,会72变。他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来与猪八戒、沙和尚一道,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唐僧迂腐软弱,不明事理,易受愚弄;猪八戒好吃懒做,喜进谗言,贪恋女色,总也忘不了高老庄;沙僧性格深沉,老实本分,沉默寡言。只有美猴王,一路降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即使有紧箍咒,照常三打白骨精,妖魔鬼怪在他面前闻风丧胆。在吴承恩的笔下,神猴孙悟空成了正义的化身、美好的别名。古往今来,人们莫不为之赞叹。
猴是吉祥的祝福
《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其中,“侯”为五等爵位之第二等,因“猴”与“侯”谐音,故猴成了封官进爵的象征。人们以猴寄托对仕途的期望,例如大猴背上驮个小猴,象征“辈辈封侯”。“马上封侯”是最吉祥的祝福。
白猿献寿又使猴成为祝福长寿的象征。桃本为一种水果,然而,传说仙境中生长的桃树,三千年结果便成了仙桃。人们将“白猿”与“仙桃”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猿猴手捧仙桃,即为白猿献寿,寓意长寿。
猴是生活的点缀
装饰工艺是人们美化生活的重要手法。古今用作装饰的内容,最常见是动物与植物两大类,猿猴生性可爱,活动敏捷,又通人性,这一聪明顽皮的形象,一直是装饰素材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以猴为图案、造型的工艺品,多种多样。比如:与猴有关的画,有宋代的《聚猿图卷》《猿鹭图》等,绘形传神,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与猴有关的体育项目,最突出的就是“猴拳”,三国时名医华佗首创“五禽戏”,第四个“戏”就是“猴”,人学猴之动作锻炼,强身健体。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猴拳”。
诗词歌赋中,也常用猿猴抒情写意。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等佳句。
人类孕育的神话传说,物种进化的科学论证,远古部落的图腾信仰,现代社会的生肖习俗,都与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猴为主人公的趣闻故事、成语习俗和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长廊中的一道景观。
“羊辞猴至千门喜;福祉吉祥万户春。”辞去跪乳之恩的羊,迎来灵长之聪的猴。让我们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发扬美猴王的精神品质,厚德载物,发奋进取。
最后,以诗赞之:“金猴奋棒玉羊腾,大海扬波旭日升。千里雪飘歌盛世,一枝梅舞笑春风。”
-----------中国楹联报2016年03月04日 > 总第1234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