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家住城郊的王三响,高中还没毕业,就要弃学经商。家长和学校无奈,只能接受他的选择。别看他读书不上道,可经济头脑却有一套。
刚开始,他在镇上摆地摊,卖些小商品,由小打小闹起步,渐渐地把雪球越滚越大,兑下一个临街繁华地段商铺,涉足经营鞋帽生意。
小伙子善于张扬,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开业前夕,通过熟人介绍,他找到镇文化馆胡老师,说明来意,恳请他给撰一副新、奇、特广告联。
胡老师略加思索,便在两幅大红纸上分别写上“瓜前”“李下”四个正楷大字。王三响看后,张口结舌,顿时语塞,不知说啥是好。
胡老师当即看出他面目疑惑的表情。向他解释道:这“瓜前”“李下”,是警世格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紧缩句子。意思是说,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腰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这些地方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产生误会,而且是有些难辩的场合。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不要让人误会。
王三响是个聪明小伙,一点就通,听了这个典故,当即茅塞顿开,领会了胡老师的创意,如获至宝,欣然挂在店堂大门两侧,一时间成了镇上新闻。
许多不了解内情的人,与王三响当初一样,疑惑不解,纷纷向店主王三响求解答案。此时且不说鞋帽店生意如何,单是求知的,凑热闹的人就每天络绎不绝,鞋帽店开业期间,首先就大赚了人气。
事隔不久,胡老师又亲自送来了一副极具正能量的鞋帽广告联:
正正堂堂,李下整冠无所忌;
清清白白,瓜前纳履有何妨。
王三响深深谢过之后,请人镂板,永久地挂在店门之上。
---------------中国楹联报2016年01月29日 >
总第1230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