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清风明月无人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

[转载]芈月与义渠王的荒唐恋情

$
0
0

                     
    电视剧《芈月传》终于播完了,我的精神也被折磨得濒于崩溃。这部电视剧,从编剧、导演到演员,都是眼下国内一线的编创演人员,阵容不可谓不强大。公平的说,从整体看,还算说得过去,那么多观众被其吸引,况且我本人能耐着性子将其看完,就说明了这一点。只是到了后半部,尤其是芈月做了太后,她与义渠王之间的恋情简直发展到了荒唐的地步,几乎把我对芈月这个人物的所有好感都摧毁殆尽。

其实,芈月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这在《史记》里的《史记·秦本纪第五》以及《史记·穰侯列传》中均有记载,尽管资料很少。《史记·秦本纪第五》中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羋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於燕,燕人送归,得立。……(昭象王四十二年)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郦山。” 而《史记·穰侯列传》则记载“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而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最后,通过范睢的嘴向昭王阐明,宣太后在朝廷内专横跋扈,并纵容魏冉等人胡作非为:“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至于芈月后来的下场,并未提及。

据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赵树国考证,芈姝的历史原型是秦惠文后,但秦惠文后并非楚国公主,而是秦国大家族的女儿,芈姓是楚国的国姓。真实的芈月也不是楚国公主,有可能是家境落魄的宗室女。芈月的母亲曾经改嫁,她有两个弟弟,姓氏不同,一个叫芈戎,一个叫魏冉。《史记·穰侯列传》中的穰侯指的就是魏冉。芈月最后之所以坐上太后的宝座,基本上是芈月自己精心策划的结果。武王死后,因为膝下无子,芈月就联合其他各国,并借助自己的弟弟魏冉之力,将自己远在燕国的儿子迎立为秦王。芈月本人也由“芈八子”被尊为太后,史称宣太后。因为秦昭王年少,便由太后主政,以国舅魏冉为将军。自此,芈月迎来了在秦国呼风唤雨的下半生。她成为太后之后,把持朝政近40年,而中国历史上太后专权自她而始,“太后”称谓亦始见于她。同时,她也让秦国走出内乱,把没有资格参加会盟的弱小秦国变成虎踞六国的强秦。

宣太后和义渠君的一段情确实存在。《史记》中记载:秦惠文王在世时,义渠戎就已归附了秦国,但是秦昭襄王继位后,前来朝贺的义渠王桀骜不驯,对秦昭襄王非常不屑,大有反叛之意。在此情形下,宣太后做出了一个让后人诟病很久的决定,私通义渠王,并且还为这位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 当秦国再次强大之后,就将义渠王骗到了甘泉宫,突然发难,杀死了义渠王,随即派兵灭掉了戎狄。不能说芈月与义渠王之间没有一点感情,但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政治上的利用关系,最终也是她亲手把他送上了断头台;况且,芈月本人感情生活很开放,有情夫,有男宠,并不像电视剧里面表现的那么专一。即使到了老年,还宠爱男宠魏丑夫。《战国策》中记载:宣太后十分宠爱情夫魏丑夫,即将去世时,传令魏丑夫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庸芮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了。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魏丑夫这才逃过殉葬一劫。

也许是电视剧的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对芈月与义渠王的这段恋情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甚至不惜胡编乱造。

从两人的相识开始,就令人疑窦丛生。芈姝是出国国王的嫡妹,嫁给秦国的国王做王后,这样重大的事情,理应重兵护送,没想到半途中却被义渠王带领的一众人马杀的屁滚尿流;即便芈月是芈姝的陪嫁媵侍,毕竟也是楚国的公主,也是秦王的妻妾吧?那些护送的兵将,居然把芈月丢下,带着芈姝等人跑了。而且,事后秦王只是派张仪携庸芮和公子嬴华去义渠国谈判,以大量珠宝赎回芈月。这秦国与楚国的颜面何在?而义渠王作为一个游牧部落,不仅仅是犯境作乱,居然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管是秦国还是楚国,抑或燕国,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各国腹地甚至是都城,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义渠王有勇有谋,大仁大义,难怪就连早已心有所属的芈月都被他迷得死去活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统一中国的就不应该是秦始皇,而是义渠王了。

芈月中蛊之后,生命垂危,是义渠王带人将其抢走,并甘心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芈月的生命。结果,芈月大为感动,终于自动投怀送抱。本来史实上是武王死后,芈月联合其他各国,并借助自己的弟弟魏冉之力,将自己远在燕国的儿子迎立为秦王的,而但剧中却说是仗着义渠王的帮助,秦昭王才坐上王位的。芈月当上太后之后,义渠王可以随便出入宫禁,与芈月公开打情骂俏,同床共枕。这倒没什么奇怪,古代女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养几个面首并没有什么稀奇,但那都是“暗箱操作”,像芈月这般高调进行的,确实很是罕见。而即使这样,她仍不满足,居然还与义渠王公开举行了婚礼。芈月之所以能够当上太后,最主要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她是秦惠文王的“未亡人”。没有这个必备条件,她当不了太后,她儿子也当不了秦王。既然她与义渠王举行了婚礼,事实上就不再是秦惠文王的遗孀,而成了义渠人的媳妇了。最为出格的是,她还要让她与义渠王生的孩子姓赢。在封建社会里王室的血脉是容不得半点差错的。如果后来她与义渠王生的孩子也登上了王位,那么,江山就会易主,也就不是大秦的天下了。没有人不懂得这一点。如果现实中真的是这样的话,王公大臣们不会同意,就连老百姓也不会答应的。手大捂不过天来,到时候,举国上下一片反对声,你芈月太后的宝座还坐得住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芈月所得来的一切,都是拜赢姓所赐。套用一句眼下流行的一句话:没有赢姓,你什么都不是。

当初从燕国回来的时候,芈月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跟随她的意中人回楚国,过一种安定的生活;一条是冒着巨大的危险回秦国争取王位。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理智从不为感情所左右,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就是这样一位女强人,为了大秦天下,为了她儿子的王位,为了自己的太后宝座,也为了安抚已有叛心的义渠王,在还没有能力剿灭他的情况下,她会以与他私通的方式去稳住他;而一旦意识到义渠王危及到她与儿子的地位时,她就会毫不犹豫的出手,用计将义渠王骗到了甘泉宫,并杀了他;而且,斩草除根,顺便把义渠部落也给灭了。这才是真正的芈月!可是,在剧中,芈月为了义渠王的被杀,居然哭的声嘶力竭,死去活来,并且三天三夜水米未进,拒不见任何人,后来在芣儿和王孙柱儿的呼唤下,好不容易见人了,整个人已经憔悴不堪。身体好了之后,她想的不是义渠王,却是那个早已死去的恋人黄歇。这哪儿挨哪儿啊?

文艺作品固然可以虚构,但这虚构必须是在合理的基础上,而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违反常理的去胡编乱造。有些作品之所以招人恨,就是因为你说它是真实的吧,它有假的部分,而且假的离谱;你说它是虚假的吧,它用的却是真名实姓。这种半真半假的东西,叫你简直摸不着头脑。《芈月传》便是如此。如果说这部作品总体还算可以的话,那么,芈月与义渠王的这段“乱情”,就是一块腥油坏了一锅汤。

                                                                                              2016-1-12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428